[实用新型]一种立式结构的便携式吸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78284.7 | 申请日: | 2011-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42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波;姚俊华;陈运阶;林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波 |
| 主分类号: | A61M1/06 | 分类号: | A61M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5100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结构 便携式 吸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利用负压帮助产妇导出乳汁的装置,属母婴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动吸奶器一般由微型真空泵、控制电路、吸奶罩以及贮奶瓶组成,主机体内一般安装有微型真空泵和控制电路板(PCB),主机体的结构一般呈臥式。其不足之处是:臥式结构的主机放置和使用占地面积较大;连接主机的外接插口往往又设置在侧面,其吸奶罩及其连接软管等配件与主机连接后占用空间半径亦较大。尤其是对于便携式电动吸奶器,其使用场所往往比较狭窄,如职业妇女在企业上班使用时,往往就在狭小的更衣室内进行吸奶操作,吸奶使用场所有所限制。另外,臥式结构的吸奶器在连接时比较麻烦,一般需双手操作。亦有业内人士尝试设计立式结构的吸奶器,但控制键盘成垂直设置,按键时稍用力就会推倒立式机体;从包装盒中取出主机体或使用完后把主机体放入包装盒内,均需双手操作;此外,立式电动吸奶器的机震、噪音等,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式结构的新颖吸奶器。与现有技术中臥式结构吸奶器相比较,具有放置和使用占地面积较小、方便使用者装卸吸奶罩等配件、面板操作不易倾倒、机震及噪音较小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立式结构的便携式吸奶器,包含用于操作控制的主机体和用于吸取、贮存奶水的装置,主机体的壳体由上壳体与下壳体组成,主机体内设置有电路板组件;与众不同的是:所述上壳体内腔为上窄下宽的内空间;所述上壳体的前面板呈弧形;所述上壳体的正面下端斜面上设置有控制键盘。
主机体内设置有气道连接总成,所述气道连接总成包含有三通接头一、三通接头二,形成一条主通道和两条分通道,主通道和分通道的各个端口通过柔性软管分别联通主机体内各部件。
主机体的顶端设置有收集器,所述收集器包含收集器上盖和收集器下盖,所述收集器下盖连接气道连接总成的主通道,所述收集器上盖的通气管设置于上盖端面的偏心位置。
主机体内的微型真空泵还连接有过滤消声器;所述过滤消声器包含有过滤消声器上盖和过滤消声器下盖,过滤消声器上盖内设置有海绵体;过滤消声器下盖底板开设有若干个气孔。
所述下壳体的底面呈封闭弧形;所述下壳体的底面设置有软脚垫。
所述主机体内设置有电机防震垫,电机防震垫的端面为锯齿形弧面。
主机体的顶端面板的外沿弧形凹槽内嵌接有提手把。
电路板组件内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其压力输入端用柔性软管与气道连接总成的分通道一相连接,用以取样测量微型真空泵产生的负压力;其传感电信号输出与CPU相连接,用以与设定值相比较;CPU的一输出控制与电机相连接,用以控制电机与微型真空泵的运转;CPU的另一输出控制与电磁阀相连接,用以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电磁阀的气道通过柔性软管与气道连接总成的分通道二相连接。
所述电机与微型真空泵、电磁阀、电机防震垫及过滤消声器均安装在下壳体上。
该立式结构的便携式吸奶器的主机体底面呈封闭弧形,放置面积较小,非常适宜比较狭窄的场所使用。另外,该吸奶器主机体的顶端设置有收集器,其吸奶罩等配件与主机连接时非常方便。控制键盘成斜面设置,按键时用力不容推倒立式机体;所述上壳体内腔为上窄下宽的内空间,可将微型真空泵、电磁阀、过滤消声器及电路板组件等较重部件安装于底面上,增加了立式机体的稳定性;另外,该吸奶器主机体的顶端面板的外沿弧形凹槽内嵌接有提手把,从包装盒中取出主机体或使用完后把主机体放入包装盒内,只需单手操作。
主机体内设置有电机防震垫和过滤消声器,主要结构件又都安装在主机体的底部位置,因而立式机体在工作时的稳定性更好,大大减少了主机工作时产生的机震和噪音。
由于电路板组件内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CPU等自动控制部件,内部电路亦大为简化,使主机体的体积缩小,因而放置面积亦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奶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奶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奶器主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电机防震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气道连接总成与各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双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双接头组件的结构分拆示意图。
图8是过滤消声器的结构分拆示意图。
图9是过滤消声器下盖的底面示意图。
图10是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收集器的结构分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波,未经陈俊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82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炭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调角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