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薄膜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7413.0 | 申请日: | 201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1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市华源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0/02 | 分类号: | B65H20/02;B65H23/025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光伏薄膜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以煤、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日益消耗减少,常规能源的价格也越来越昂贵。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与发展新能源,而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不污染环境,又取之不尽等优点。对于太阳能的获取,目前主要是通过太阳能薄膜吸收转化利用,在现有的太阳能光伏薄膜生产过程中,薄膜的输送效率低下,因此太阳能光伏薄膜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太阳能薄膜生产效率低下等缺点,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方便,输送效率高的光伏薄膜输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光伏薄膜输送装置,包括机座,所述的机座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薄膜输送装置。通过设置在支架上薄膜输送装置,将薄膜撑开后输送入涂膜生产线,非常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所述的薄膜输送装置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支撑杆前后两侧的前输送杆与后输送杆。
作为优选,所述的薄膜输送装置上还设有支座,支座上设有上定位杆与下定位杆。卷装的光伏薄膜原材料通过套接在前输送杆或后输送杆上,然后薄膜经过上定位杆或下定位杆作为支点,对薄膜起到绷紧拉直的作用,保证输送进入涂膜区间的薄膜尽量的张开,便于薄膜的涂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薄膜输送装置,提供了薄膜的输送效率,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机座、2—支架、3—薄膜输送装置、31—前输送杆、32—后输送杆、33—支撑杆、34—上定位杆、35—下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光伏薄膜输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座1,所述的机座1上设有支架2,支架2上设有薄膜输送装置3。通过设置在支架2上薄膜输送装置3,将薄膜撑开后输送入涂膜生产线,非常方便快捷。
薄膜输送装置3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支撑杆33,以及设置在支撑杆33前后两侧的前输送杆31与后输送杆32。薄膜输送装置3上还设有支座,支座上设有上定位杆34与下定位杆35。卷装的光伏薄膜原材料通过套接在前输送杆31或后输送杆32上,然后薄膜经过上定位杆34或下定位杆35作为支点,对薄膜起到绷紧拉直的作用,保证输送进入涂膜区间的薄膜尽量的张开,便于薄膜的涂膜。
在企业订单较少时,可以开启转动前输送杆31,设置在前输送杆31上的薄膜通过上定位杆34定位,将薄膜绷紧后输送如薄膜涂膜区间;当企业的订单较多时,可以同时启动前输送杆31与后输送杆32,对两组薄膜进行同时绷紧输送进入涂膜区间,使得生产效率增加了一倍。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市华源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平湖市华源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7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防叠装置传动机构
- 下一篇:混凝土成型制品带板输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