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重汽车推力杆总成联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6358.3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8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伟;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60G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重汽车 推力 总成 联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后桥载重汽车悬挂用推力杆总成的联接装置。
背景技术
载重汽车悬挂用推力杆总成,作为汽车多轴悬挂的组成部分,由两端的联接装置和杆身组成,杆身两端的孔内分别设置起连接作用的联接装置,通常设置在载重汽车中桥或后桥上。联接装置的一端与车身铰接,另一端则与中桥或后桥相铰接,其作用主要是传递纵向力及其力矩和横向力及其力矩,如牵引力、制动力及汽车转弯时的离心力等。故联接装置的结构形式直接决定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和防振性能等。目前,汽车推力杆总成联接装置常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如下两种:即球销球座式和橡胶整体硫化式。球销球座式常常会有泥沙进入端头,加速磨损,降低使用寿命。而且,球销球座与端头间呈刚性配合,球座衬(或弹簧)只能承受沿球销轴线方向的上、下跳动和转向运动,对沿球销径向方向的力和力矩无法承受和传递,无法保证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和防振性能。橡胶整体硫化式是将球销和橡胶整体硫化,球销的转动和摆动范围靠橡胶变形来实现,而橡胶本身存在一定刚度要求,造成该件在装车时的装配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重汽车推力杆总成联接装置,该联接装置容易装配、使用寿命长、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和防振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载重汽车推力杆总成联接装置,包括销轴,销轴表面包覆有轴套,轴套表面包覆有橡胶件,所述销轴与橡胶件之间还设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内壁与轴套紧密配合,所述内套管的外壁设有突起,所述橡胶件的内表面也设有与所述突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销轴的两端分别设有防尘垫、压盖、垫圈和弹性挡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实用新型载重汽车推力杆总成联接装置采用销轴转动方式,增加了内套管,且内套管与橡胶件紧密结合,该种结构的隔振性能好,具有良好的弹性特性和衰减特性。销轴以一定转距在轴套内进行转动,既保证整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又能充分满足车桥和车身间跳动的要求,确保整车转向的轻便性和易操纵性,并且提高了汽车整车装配的方便性。
进一步,所述突起为内套管外壁上分布的圆环。
进一步,所述内套管的外壁与橡胶件的内表面硫化成一体。
进一步,所述轴套以钢件作为基体,表面涂覆由改进型四氟粉、铅粉、石墨、玻璃纤维合成的高分子涂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载重汽车推力杆总成联接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推力杆总成,大多由联接装置和杆身组成,杆身的两端是起连接作用的联接装置。联接装置分别与车身或中、后桥相铰接。本联接装置,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汽车的推力杆总成,对推力杆总成一个端头的联接装置进行了改进,其另一个端头的联接装置可采用现有技术或是本申请中的结构形式。
在钢件作为基体的销轴1表面包覆有轴套9,轴套9表面包覆有内套管7,内套管7的表面包覆有橡胶件6。内套管7的内壁与轴套9紧密配合,内套管7的外壁设有环形突起71,所述橡胶件6的内表面也设有与环形突起71相配合的凹槽;橡胶件6的两端分别设置上端盖8和下端盖5,在销轴1的两端分别设置防尘垫2、压盖3、垫圈4和孔用弹性挡圈10。
装配时,先将上端盖8、内套管7、橡胶件6和下端盖5进行整体硫化成一体,内套管7 利用橡胶件6的变形可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和摆动,能承受轴向、径向、扭转方向中任一方向的支承载荷;将轴套9压装入内套管7,使二者紧密配合,销轴1装入轴套9内,使销轴1能自如转动;再用孔用弹性挡圈10将垫圈4、压盖3 从销轴1 两端进行压装,再压入防尘垫2,与销轴l、内套管7紧密配合,对本装置压紧、定位、防尘等。在将本装置装入推力杆总成的杆身时,孔用弹性挡圈10压装入杆身中,压紧本装置并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6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