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搪瓷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5581.6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6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2 | 分类号: | B01J19/02;B01J19/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搪瓷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搪瓷反应釜。
背景技术
搪瓷反应釜是将含高二氧化硅的玻璃,衬在钢制容器的内表面,经高温灼烧而牢固地附着于金属表面上成为复合材料制品。所以,它具有玻璃的稳定性和金属强度的双重优点,是一种优良的耐腐蚀设备,已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石油等工业。
现有技术中,大多搪瓷反应釜采用电加热,电加热传热速度慢,热效率低,导致了反应釜中混合物的反应效率低,物料的混合不够完全充分,造成了物料的浪费和能量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搪瓷反应釜,简单实用,投资少,能够保证反应釜内部物料的反应充分完全,蒸汽的利用率高,热损失小,对物料的混合有催化强化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搪瓷反应釜,包括:外壳、搪瓷内加热器、搅拌器和冷凝液收集器,所述搪瓷内加热器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搅拌器设置在搪瓷内加热器的内部中心,所述搪瓷内加热器内均匀排列有加热管,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蒸汽进口管和冷凝液出口管,所述蒸汽进口管连接加热管,所述冷凝液出口管连接冷凝液收集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和搪瓷加热器的外表 面涂覆有搪玻璃。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与搪瓷内加热器之间设置有支撑条,所述外壳与搪瓷内加热器通过支撑条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蒸汽进口管的直径大于加热管直径的2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搪瓷内加热器上加热管之间的间距大于6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搪瓷反应釜简单实用,投资少,反应釜内部物料的反应充分完全,蒸汽的利用率高,热损失小,对物料的混合有催化强化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搪瓷反应釜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外壳,2、搪瓷内加热器,3、搅拌器,4、冷凝液收集器,5、加热管,6、蒸汽进口管,7、冷凝液出口管,8、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搪瓷反应釜,包括:外壳1、搪瓷内加热器2、搅拌器3和冷凝液收集器4。所述搪瓷内加热器2设置在外壳1内部,所述搅拌器3设置在搪瓷内加热 器2的内部中心。
所述外壳1的内表面和搪瓷加热器2的外表面涂覆有搪玻璃,搪玻璃具有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金属的强度,可以延长搪瓷反应釜的使用寿命。
所述搪瓷内加热器2内均匀排列有加热管5,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蒸汽进口管6和冷凝液出口管7,所述蒸汽进口管6连接加热管5,所述冷凝液出口管7连接冷凝液收集器4。
具体地,蒸汽进口管6的直径大于加热管5直径的2倍,这样增大了蒸汽进入搪瓷内加热器2流量,保证了加热管5内部蒸汽的连续供应。
搪瓷内加热器2上加热管5之间的间距大于60mm,即加热管5与加热管5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可以保证蒸汽与反应釜内部的物料进行充分的换热,促进了反应釜内部物料的充分反应。
所述外壳1与搪瓷内加热器2之间设置有支撑条8,即外壳1与搪瓷内加热器2通过支撑条8固定连接,保证了搪瓷内加热器2不靠在外壳1上。
本实用新型的搪瓷反应釜的工作过程为:
蒸汽由蒸汽进口管进入搪瓷内加热器2内部的加热管5,搅拌器3在电机的驱动下不停搅拌,各个加热管5内的蒸汽与反应釜内部的物料进行充分的换热,冷凝后的蒸汽冷凝液通过冷凝液出口管7流出,最后被冷凝液收集器4收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搪瓷反应釜的有益效果为:
简单实用,投资少,反应釜内部物料的反应充分完全,蒸汽的利用率高,热损失小,对物料的混合有催化强化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 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55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缸盖连续表面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IGBT模块水冷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