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电转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75445.7 | 申请日: | 201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5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潘海俊;杨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林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5/30 | 分类号: | H01L35/30;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刘国智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热电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太阳能发电系统采用的是光电转换或者光热电转换模式。光电转换是基于光子效应原理,其发电能力有限。而传统的光热电转换发电系统,不仅无法均匀吸收太阳光,而且需要靠高温工质驱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因为引入了机械传动部件,所以设备的维护及运营成本较高,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电转换装置,维护和运营成本低,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电转换装置,包括聚光系统1,聚光系统1的底面与集热器2顶面相连,集热器2的底面与温差发电元件3顶面相连,温差发电元件3的底面安装散热器4,散热器4的散热翅片暴露在外界环境中。
所述的聚光系统1采用单一透镜或多个透镜组成的透镜组。
所述的集热器2可采用高热传导率的金属材料(如:铜等)制作成实体模式,也可在集热器2内部填充特种工质(如:水等),集热器2与温差发电元件3贴合部位涂抹导热酯。。
所述温差发电元件3热端和冷端接触面涂抹导热酯,在其两侧面涂抹绝热涂料。
所述散热器4与温差发电元件3贴合部位涂抹导热酯,散热器4的散热翅片采用导热率高的金属材料,并进行喷涂黑漆或者阳极氧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设计的聚光系统均匀吸收太阳光,集热器提供稳定热端温度,温差发电元件利用赛贝克效应发电的方法。聚光系统将太阳光聚焦在集热器上,集热器通过高传导率材料的外壁将热量均匀快速传递到温差发电元件的热端,集热器本身有较大的热容量,能够在太阳光不充足的情况下提供一定的热量,一方面减小了阳光强度改变对温差发电元件的热冲击,另一方面延缓了由于阳光不充足导致的断电。温差发电元件的冷端安装散热器,通过外界环境对流换热,与热端形成温差,从而产生电流。为了尽量保证温差发电元件的冷热端温差,在其两侧涂抹了绝热涂料,减小了由于空气对流及侧壁热传导引起的冷热端热量交换。本实用新型革新传统发电模式,无移动部件,不受安装位置和方向限制,且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热电转换装置,包括聚光系统1,聚光系统1的底面与集热器2顶面相连,集热器2的底面与温差发电元件3顶面相连,温差发电元件3的底面安装散热器4,散热器4的散热翅片暴露在外界环境中。
其具体工作过程是:太阳光照射到聚光系统1上,聚光系统1将太阳光聚焦在集热器2的上表面;集热器2吸收热量,并均匀加热与其下表面紧密贴合的温差发电元件3的热端,温差发电元件3热端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其冷端通过散热器4与外界环境对流散热,在冷热端温差的条件下温差发电元件3开始发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林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科林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54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大型罐笼稳罐装置
- 下一篇:具有黑匣子功能的电梯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