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连接带的塑料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4313.2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8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褚相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褚相奇 |
主分类号: | B65D41/34 | 分类号: | B65D4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243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塑料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瓶盖,尤其涉及一种有连接带的塑料瓶盖。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塑料瓶盖的应用非常广泛,种类也非常多,但若仔细观察分析这些瓶盖的特点,就会发现:有的瓶盖使用方便、卫生、安全,但是制作工艺复杂,并且用料较多;有的瓶盖则制作工艺简单,并且用料较少,但是使用却不太方便,有时还会有不太卫生、不太安全情况发生。如图1所示,是专利号为CN200720061201.8公开的一种供饮料瓶使用的塑料瓶盖,叫做“防伪饮料瓶盖”,其结构包括:上盖,一次性包装环,齿孔环;其齿孔环的原理和作用与邮票齿孔的原理和作用是一样的。这种饮料瓶盖的成品形状是:齿孔环位于上盖与一次性包装环之间,齿孔环的齿,把上盖与一次性包装环连接在一起,而齿孔环的孔,则把上盖与一次性包装环断开;上盖与饮料瓶口是用螺纹连接的,封装时,在螺纹的作用下,上盖把一次性包装环压入饮料瓶口的卡槽内,由于一次性包装环与卡槽所具有的特制的结构,一次性包装环只能在饮料瓶口的卡槽内旋转,而不能沿饮料瓶体的轴线方向移动;当开启瓶盖时,上盖和一次性包装环一起旋转,在螺纹的作用下,上盖沿饮料瓶体的轴线方向上升,与一次性包装环发生相对位移,齿孔环的细齿被拉断,上盖与一次性包装环之间没有任何连接。这种饮料瓶盖的优点是结构简洁实用,工艺简单,节约材料,但其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消费者在喝饮料的时候,一只手拿着饮料瓶,另一只手必须要拿着上盖,很不方便;第二,若稍不注意,消费者手里拿着的上盖还会掉在地上,既不卫生、还存在安全隐患;第三,使用后的上盖通常都被直接扔 掉,不利于废旧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针对“防伪饮料瓶盖”存在的不足之处,专利号为201020190224.0公布了名为“一种环保饮料瓶盖”的实用新型技术,如图2所示,其所采取的改进措施是:把齿孔环中的一个细齿加宽到4mm,而其长度保持不变;这种饮料瓶盖的优点是:完全解决了“防伪饮料瓶盖”存在的三个问题,但其所产生的新的缺陷是:第一,使开启瓶盖的阻力增加了约2倍,原因是:“防伪饮料瓶盖”的齿孔环,有的是16个细齿,有的是20个细齿,每个细齿的直径约为0.1mm,当把其中的一个齿加宽到4mm时,相当于把细齿的总宽度由2mm增加到6mm,显然,这样的饮料瓶盖不方便老年人与儿童消费群体使用;第二,瓶盖开启后,由于宽齿的长度不够,上盖紧靠着饮料瓶口,不方便饮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有连接带的塑料瓶盖,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卫生、安全的服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设计一种有连接带的塑料瓶盖。它包括上盖,一次性包装环,螺旋线形齿孔,连接带;所述有连接带的饮料瓶盖,其连接带是这样形成的:在所述上盖与一次性包装环之间,加工一条螺旋线形齿孔,螺旋线形齿孔的螺距等于所述连接带的截面直径;螺旋线形齿孔的起点在一次性包装环的上沿,螺旋线形齿孔的终点在上盖的下沿;螺旋线形齿孔的长度大于一次性包装环的周长;当螺旋线形齿孔的细齿被拉断后,夹在螺旋线间的那一段细条就是连接带,其截面大于细齿的截面,其长度以保证上盖能方便地离开饮料瓶口为宜。
所述螺旋线形齿孔与邮票齿孔的区别是:所述螺旋线形齿孔的齿非常细、 非常短,直径和长度均不大于0.1mm;所述螺旋线形齿孔的孔,宽度等于齿的长度,长度约为齿的直径的20~40倍,即2~4mm。
所述上盖与饮料瓶口之间是螺纹连接,包装时,在螺纹的作用下,上盖沿饮料瓶体的轴线方向向下移动,把一次性包装环挤压入瓶口的卡槽中;一次性包装环与瓶口的卡槽的结构设计,使得一次性包装环被挤压入瓶口的卡槽后,只能在瓶口卡槽内旋转,不能沿饮料瓶体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当开启瓶盖时,在螺纹的作用下,上盖沿饮料瓶体的轴线方向上升,而一次性包装环则在卡槽内不能移动,这样,细齿就会被拉断,由于螺旋线形齿孔的长度大于一次性包装环的周长,在上盖儿与一次性包装环之间就有一条连接带。
与“防伪饮料瓶盖”和“一种环保饮料瓶盖”相比,本实用新型只是多增加了几个细齿,开启瓶盖的阻力不会发生明显地变化,瓶盖开启后,上盖与一次性包装环被连接带连在一起,并自然垂挂在瓶口下面,确保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卫生、安全的消费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专利号为CN200720061201.8,公布的防伪饮料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上盖 2一次性包装环 3齿孔环 31细齿 32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褚相奇,未经褚相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4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保洁设备吸尘功率自动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坐便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41-00 帽,例如顶盖、隆起密封件,即具有与颈部或确定倾注口的壁或出料口的外圆周接合部分的元件;用于封口件的保护性帽状盖,例如金属箔或纸的装饰性盖
B65D41-01 . 特别适用于容纳多种号码的
B65D41-02 . 没有刻痕线、撕裂条带、签条或类似的开启或拆开装置的帽或帽状盖
B65D41-32 . 带有刻痕线、撕裂条带、签条或类似的开启或拆开装置,例如便于形成倾注口的帽或帽状盖
B65D41-62 . 用于封口件的辅助保护性帽状外盖
B65D41-34 ..有螺纹的或类似的帽或帽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