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RFID的子弹追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4231.8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4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警官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F42B30/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13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子弹 追踪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射频识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RFID的子弹追踪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子弹的管理还处于一个空白阶段,仅仅依靠在各处交通站点进行人为检查来控制枪支、子弹走私,由于子弹体积小、隐蔽性强,容易被犯罪份子利用,导致难以控制对枪支、子弹的管理,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面对日益严重的枪支、子弹走私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识别追踪子弹的子弹追踪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识别、追踪子弹的子弹追踪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RFID的子弹追踪系统,包括子弹;所述子弹由子弹头和弹壳组成;还包括RFID阅读器和服务器;所述RFID阅读器的输出端与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子弹头内装有震动开关、电源模块和RFID标签;所述震动开关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RFID标签连接;所述震动开关控制所述电源模块向所述RFID芯片供电;所述RFID芯片通过所述RFID阅读器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信息。
较佳的,所述子弹头由金属底部、金属头和连接块组成;所述连接块为陶瓷制成;所述金属底部与连接块的一端焊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金属头焊接;所述金属底部伸入弹壳内;所述金属底部内装有震动开关;所述震动开关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RFID标签连接;所述RFID标签安装在连接块内。
较佳的,所述震动开关为弹簧开关。
较佳的,所述RFID阅读器通过USB接口与服务器连接。
较佳的,所述服务器接入互联网。
较佳的,所述RFID标签内置存储器来记录子弹的运动轨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从子弹出厂起对子弹进行识别、追踪,加强了对子弹的管理力度,RFID阅读器通过USB接口与服务器连接能够使管理子弹更加方便,并且能够记录子弹的运动轨迹,对弹道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子弹追踪系统,包括子弹;所述子弹由子弹头1和弹壳2组成;还包括RFID阅读器3和服务器4;所述RFID阅读器3的输出端与服务器4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子弹头1内装有震动开关5、电源模块6和RFID标签7;所述震动开关5与电源模块6连接;所述电源模块6与RFID标签7连接;所述震动开关5控制所述电源模块6向所述RFID芯片7供电;所述RFID芯片6通过所述RFID阅读器3向所述服务器4发送信息,所述RFID标签7内置存储器来记录子弹的运动轨迹。
所述震动开关5为弹簧开关。
所述RFID阅读器3通过USB接口与服务器4连接,所述服务器4接入互联网。
RFID阅读器3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RFID标签7, 用以驱动RFID标签7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RFID阅读器3便接收解读数据并送给服务器4从而可以知道子弹的运输、存储信息。
当子弹发射时,火药爆炸触动震动开关5并使震动开关5控制电源模块6向RFID标签7供电,RFID标签内置的存储器记录子弹的运动轨迹信息,RFID阅读器3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RFID标签7, 用以驱动RFID标签7将内部的数据送出给RFID阅读器3。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子弹头1由金属底部8、金属头9和连接块10组成;所述连接块10为陶瓷制成;所述金属底部8与连接块10的一端焊接,所述连接块10的另一端与金属头9焊接;所述金属底部8伸入弹壳2内;所述金属底部8内装有震动开关5;所述震动开关5与电源模块6连接;所述电源模块6与RFID标签7连接;所述RFID标签安装在连接块10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警官职业学院,未经重庆警官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4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