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跨合龙段顶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4109.0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3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温秉银;郑邦友;魏力;侯圣慧;谢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韩洋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龙 顶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合龙段施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中跨合龙段顶梁装置。
背景技术
连续钢构梁合龙前,悬臂端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主要是受体系温度场和日照、暴雨降温等不均匀温度场的影响,其次是受合龙段自重、混凝土收缩徐变、预加力和施工载荷以及风力、基础变位等的影响,因此连续梁合龙时必须遵循低温灌注混凝土、两个悬臂梁又拉又撑的两大原则。
为了调整大桥成桥后的内力及线形,通常的做法是安装中跨合龙段顶梁装置,向合龙段施加水平推力,顶梁装置的主要施力装置为千斤顶,布置于两T构之间,待进入最佳混凝土浇筑时段时,同步均衡对称施顶。
但其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当合龙段跨度较大时,普通千斤顶的行程难以满足跨度要求,如若定制千斤顶,则成本较高。
2、由于顶推装置设置在合龙段的空间内,极易与合龙段施工的其他部件:如吊带等发生干涉,发生这种情况时,对于传统的千斤顶,不可对推杆进行破坏切割,只有对千斤顶的位置进行微调,势必会影响顶梁结果,影响桥梁整体受力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跨度更大的中跨合龙段顶梁装置;更进一步的,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可避免与吊带干涉的中跨合龙段顶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跨合龙段顶梁装置,包括设置有底座和推杆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设置在两个合龙梁段之间,所述千斤顶的推杆端部设置有接力柱。
由于在千斤顶端部加设了具有一定长度的接力柱,利用已有的千斤顶进行简易改造,即可一定程度上增加千斤顶的行程,以满足顶梁所需的跨度要求。
所述接力柱为内滑梁。需要说明的,此处的槽钢是在顶梁之前的梁段施工工艺中,拆卸下来的槽钢制作而成的内滑梁,由于挂篮拆卸后的吊梁长度足够长、且强度好,可直接用作接力柱,可节省施工成本。
所述接力柱为长方体状。由于在顶梁之前的梁段施工工艺中,会产生大量的长方体状的钢梁余料,可将这部分长方体状的钢梁余料按所需的长度切割后,焊接在千斤顶的推杆端部,用作接力柱,以实现顶梁。
所述接力柱上设置有竖直的贯穿口。通过在接力柱上设置贯穿口,利用该贯穿口,可实现在合龙段空间内部与之干涉的吊带等构件,可从贯穿口穿过,从而无需另行修正接力柱的位置,即可消除干涉。
所述两个合龙梁段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预埋钢板和第二预埋钢板,所述第一预埋钢板与接力柱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预埋版与千斤顶的底座固定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在合龙梁段上预埋钢板的形式,可将千斤顶及接力柱更加稳固的固定在合龙梁段上。
所述合龙梁段均为箱梁,所述箱梁内部均设置有腹板,所述第一预埋钢板和第二预埋钢板均设置在腹板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可将千斤顶及接力柱更加稳固的固定在合龙梁段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千斤顶端部加设了具有一定长度的接力柱,利用已有的千斤顶进行简易改造,即可一定程度上增加千斤顶的行程,以满足顶梁所需的跨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千斤顶—1;底座—1a;推杆—1b;合龙梁段—2;接力柱—3;贯穿口—4;第一预埋钢板—5a;第二预埋钢板—5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跨合龙段顶梁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合龙梁段2之间的千斤顶1,千斤顶1上设置有底座1a和底座1b,两个合龙梁段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预埋钢板5a和第二预埋钢板5b,合龙梁段2均为箱梁,箱梁内部均设置有腹板,第一预埋钢板5a和第二预埋钢板5b均设置在腹板翼缘根部,其中,千斤顶1的底座1a与第二合龙梁段2固定连接,千斤顶1的底座1b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接力柱3,接力柱3的端部与第一预埋钢板5a固定连接,连接后的接力柱3的自由端通过第一预埋钢板5a固定在合龙梁段上,在接力柱3上设置有竖直的贯穿口4,贯穿口4的横截面形状与吊带的外形相适配,当顶梁装置与吊带在竖直方向发生干涉时,可将吊带通过贯穿口4穿过,从而消除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41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参皂苷Rg1的提取纯化方法
- 下一篇:双层PE可抽换钢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