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泵井注水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74015.3 | 申请日: | 201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5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强;邱成松;李琴;马亚超;彭银华;陈华强;周已;彭世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34/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泵井 注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泵井注水阀,适用于油田稠油掺稀注水电泵采油井,属于油田电泵采油井下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超深超稠油现有电泵采油管柱主要由电机、保护器、油气分离器、离心泵、电缆以及油管和井口装置组成。注水替油时,由于电泵流道较小,正注水时阻力太大,且会导致叶轮倒转损坏电泵,因此只能采用反注水。反注水时,油套环空的稀油都被注入了井底,注水完成以后,为了防止稠油上返造成堵泵,需要重新用稀油注满油套环空,由于油套环空容积较大,稀油浪费严重。此外反注水时,存在注入水冲刷电缆,对电机电缆使用性能有一定影响,经统计资料表明,注水电泵井的检泵周期比非注水的检泵周期大大缩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泵井注水阀,在注水替油时能够采用正注水的方法,避开注入水与电机电缆的直接接触,保护电机电缆,提高其使用寿命,延长检泵周期,同时又能节约稀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泵井注水阀,主要由阀体、滑块、弹簧、限位套、支撑座、调节螺母、下接头、凡尔球构成;所述阀体工作腔的内壁上均布有多个注水孔;所述滑块中间设有中间孔,滑块上部由台阶定位,滑块下部由限位套定位;滑块在工作腔内运动,滑块运动到上部时,注水孔被滑块封堵,滑块运动到下部时,注水孔打开。所述弹簧安装在滑块和支撑座之间,所述调节螺母安装在限位套内部,所述下接头安装在阀体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在现有电泵管柱中增加注水阀,可以实现正注水的功能。2、采用正注水后,只需要用稀油注满油管,而油管内容积比油套环空的容积小很多,因此与反注水相比,能节约大量稀油。3、正注水避开了注入水与电缆电机的直接接触,保护了电缆和电机,延长了检泵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泵井注水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水孔通道打开状态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阀体、2.台阶、3.中间孔、4.滑块、5.注水孔、6.工作腔、7.弹簧、8.限位套、9.支撑座、10.调节螺母、11.下接头、12.凡尔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泵井注水阀,主要由阀体1、滑块4、弹簧7、限位套8、支撑座9、调节螺母10、下接头11、凡尔球12构成;所述阀体1工作腔6的内壁上均布有多个注水孔5;所述滑块4中间设有中间孔3,滑块4上部由台阶2定位,滑块4下部由限位套8定位;滑块4在工作腔6内运动,滑块4运动到上部时,注水孔5被滑块4封堵,滑块4运动到下部时,注水孔5打开。所述弹簧7安装在滑块4和支撑座9之间,所述调节螺母10安装在限位套8内部,所述下接头11安装在阀体1下部。
所述的注水阀安装在现有电泵管柱的离心泵和油管的中间,注水阀装配好后,滑块4在弹簧7的预设压力作用下,滑块4运行到上死点,把注水孔5堵住,油套环空通道关闭,从而可以实现正常的掺稀生产和正洗井或正注稀油等工艺。当需要注水替油时,从油管投入凡尔球12坐落在滑块4的中间孔3之上,滑块4的向下通道关闭,然后在上部进行憋压,当压力大于弹簧7的预设压力值时,凡尔球12和滑块4一起下移至下死点,如图2所示,注水孔5通道打开,从而可以实现正注水。调节螺母10可以调节弹簧7的预设压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4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