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3902.9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3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伟 |
主分类号: | H01R13/635 | 分类号: | H01R13/6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路连接器部件,特别是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通讯产品的广泛应用,插座与插头的配合使用越来越广泛。为避免一般使用者因插头不易拔起而直接拉扯电线,造成电线内的铜线在内部断裂,产生短路、火花进而引起火灾的危险,或为提高插头和插座的使用寿命,插座的结构设计显得非常重要。
以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插座而言,并无针对上述问题额外作辅助拔离的设计,因此,传统的插座设计,一般存在插头和插座的使用寿命较短的缺点。且当使用者欲将插头自插座上拔离时,一般需要双手操作,从而使得分离动作不方便,并且,在实际使用中还可能由于插得太紧而不易拔离,从而导致插头的电线内的铜线容易断裂,或者太松容易脱落,从而造成触电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该插座在分离时,按压插头,触发擒纵机构,使插座与插头分离的动作由双手操作改为单手操作,可以很方便地将插入插座本体的插头与插座分离,以达到按压分离、分离容易且使用安全的目的,并可以提高插头和插座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包括:前端面上设有导电插孔的插座本体和用于分离插入所述插座本体的插头的按压分离件,其中,该按压分离件包括:可抬升面板,位于插座本体靠近具前端面一侧,与前端面平行,可抬升面板上设置有与前端面上的导电插孔对应的孔;擒纵机构,与可抬升面板连接,位于插座本体内部,所述擒纵机构在外力的按压作用下可将所述可抬升面板抬离所述前端面。
优选地,可抬升面板与插座本体间设置有导向槽。
优选地,该擒纵机构可以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固定套、穿过所述固定套的上端口与所述可抬升面板连接的压扣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内位于所述压扣件下端且与所述压扣件相配合的从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底部与所述从动件之间的弹簧,其中,所述压扣件下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柱状突起,所述固定套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压扣件上的所述柱状突起相配合的沟槽,所述沟槽内设置有不同高度的卡位。
优选地,插座本体后端面设置有可插入另一插座本体的导电插孔内的导电引脚。
优选地,插座本体后端直接连接导电线。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插座上设置有用于分离插入插座本体的插头的按压分离件,该按压分离件包括可抬升面板和擒纵机构,使用者在需要将插头从插座中拔出时,只需按压插头,从而通过可抬升面板作用到擒纵机构,擒纵机构在该外力的作用下释放弹性势能,将可抬升面板抬离插座本体的前端面,从而实现插头与插座的分离,如此,即可达到轻松省力、避免因直接拉扯电线而造成插头内的铜线在内部断裂,产生短路及火花,引起火灾的情形发生,同时又可延长插头和插座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不仅结构简单、使用安全,而且能够快速省力的与插头分离,适用于各式插座本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插头处于插入插座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一个优选实施中的擒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施例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插座包括:前端面20上设有导电插孔21的插座本体2和用于分离插入插座本体2的插头1的按压分离件3,其中,该按压分离件3包括:可抬升面板30,位于插座本体2靠近前端面20一侧,与前端面20平行,可抬升面板30上设置有与前端面20上的导电插孔21对应的孔300;擒纵机构31,与可抬升面板30连接,位于插座本体2内部,擒纵机构31在外力的按压作用下可将可抬升面板30抬离前端面20。
在本实施例中,插座本体2包括但不限于:现有的两孔插座或三孔插座。
在本实施例中,可抬升面板30与插座本体2之间可以设置导向槽,可抬升面板30通过导向槽与插座本体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伟,未经宋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39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