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照法在线检测镀液的离子浓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3669.4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0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常晋凹版模具有限公司;张贵明 |
主分类号: | G01N21/59 | 分类号: | G01N21/59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576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照 在线 检测 离子 浓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照法在线检测镀液的离子浓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硫酸盐镀铜工艺、六价铬镀铬工艺、镀镍工艺等工艺中,电镀工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镀质量。不同镀液的主要成分不同,应用于不同的镀种,镀液的主要成分的浓度控制范围要求比较小,在生产中控制的难度比较大。
为了准确控制镀液的主要成分浓度,需要对镀液的主要成分进行化验。现有技术中,即使每天都对镀液的主要成分进行化验,化验结果也不能全面反映镀液的主要成分的稳定性;因此,需要能时刻检测镀液的主要成分的仪器来监控镀液的波动情况,保证工艺的稳定性和生产的持续性,但目前为止在市场上还不能找到能够直接、及时、准确地检测镀液中主要成分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光照法在线检测镀液的离子浓度的装置,其能直接、及时、准确地检测镀液中的离子浓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
光照法在线检测镀液的离子浓度的装置,包括探头支架及设置于所述探头支架的用于检测镀液对光线的吸收强度的光强度检测装置及根据所测的吸收强度计算出浓度数据并输出为可读信息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光强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
其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光强度检测装置传输的信号并进行函数运算得出浓度数据的单片机、用于将单片机得出的浓度数据显示为可读信息的显示器,所述单片机与所述显示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光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光源、U型导光管、用于检测所述镀液对光线的吸收强度并形成信号的光线强度传感器、用于接收光线强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并将该信号传输给单片机的光线信号变送器,所述U型导光管分别与光源、光线强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光线强度传感器与所述光线信号变送器电连接,所述光线信号变送器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
其中,所述U型导光管设有开口。
具体地,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U型导光管的底部。
更具体地,所述U型导光管通过缩进螺丝与探头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盒,所述光线强度传感器、所述光线信号变送器设置于所述密封盒内。
具体地,所述密封盒设置有电源接口。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检测镀液的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为根据所测的吸收强度和温度计算出浓度数据并输出为可读信息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变送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变送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变送器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光照法在线检测镀液的离子浓度的装置,包括探头支架及设置于所述探头支架的用于检测镀液对光线的吸收强度的光强度检测装置及根据所测的吸收强度计算出浓度数据并输出为可读信息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光强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浸没于镀液中,通过光强度检测装置检测镀液对光线的吸收强度,数据处理装置根据所测的吸收强度得出离子的浓度数据并输出为可读信息。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及时、准确地检测镀液中离子的浓度,有效地监控镀液中主要成分的波动情况,保证工艺的稳定性和生产的持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光照法在线检测镀液的离子浓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光照法在线检测镀液的离子浓度的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光照法在线检测镀液的离子浓度的装置的U型导光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光照法在线检测镀液的离子浓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光照法在线检测镀液的离子浓度的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探头支架 2——光强度检测装置
3——数据处理装置 4——密封盒
5——温度检测装置
21——光源 22——U型导光管
23——光线强度传感器 24——光线信号变送器
25——开口 26——缩进螺丝
31——单片机 32——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常晋凹版模具有限公司;张贵明,未经东莞市常晋凹版模具有限公司;张贵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36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