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水回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3591.6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0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夏慈良;李刚;薛素姣;龚林波;耿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清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C02F1/58;C02F9/06;C02F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60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水回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水资源的匮乏,废水经生化处理后的中水回用逐渐被提上了日程,尤其在严重缺水工业区,工业废水的零排放及自来水的限制性使用,经生化处理的工业废水的中水回用是当前解决缺水问题的唯一途径。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盐份,在废水处理工艺中为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投加PAC、PAM、碱、磷盐等药剂,致使生化出水的盐份非常高,其中氯离子的浓度大约在700~2000mg/L,一般情况下,氯离子必须经过反渗透工艺才能有效的去除,而反渗透工艺在废水中水回用领域还存在投资费用大,日常维护费用高,膜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这大大阻碍了废水中水回用的进程,
工业废水尤其是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大多采用生化的水处理工艺,致使生化出水含有大量的细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后续的超滤及反渗透中水回用系统不得不投加大量的杀菌剂来防止膜系统受微生物污染,既增加了中水回用系统的运行成本,又额外增加中水回用系统的盐份,加重了后续超滤或反渗透系统的负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与传统的中水回用工艺相结合的废水的中水回用设备,其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氯离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水回用设备,包括除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氯装置为电氧化器。
优选地,所述的电氧化器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预处理设备。
更优选地,所述的预处理设备为机械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的电氧化器包括电氧化池,所述的电氧化池内设有组合电极。
优选地,所述的电氧化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超滤处理系统。
更优选地,所述的超滤处理系统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保安过滤器和超滤膜过滤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将电氧化器作为除氯装置,在电场的作用下,控制电氧化器电极板上的电流密度,从而使废水中的氯离子以氯气的形式析出,析出的氯气部分溶于水生成次氯酸,可杀死水中的细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具体反应如下:Cl2 + H2O ==Cl- + H+ + HClO。一方面,降低了水中氯离子的浓度,减轻了中水回用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另一方面,减少了杀菌剂的投加,节省了开支。
2、减少了额外盐份的投加,降低了中水回用工艺的运行费用。
3、为废水中水回用工艺大规模投入应用提供了保障。
5、由于氯离子的去除,为以不锈钢为主要管材的循环冷却水系统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6、中水回用项目的实施可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节约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氧化器示意图;
图2为中水回用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为中水回用设备示意图,所述的中水回用设备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机械过滤器1、电氧化器2以及超滤处理系统3。
所述的电氧化器2包括电氧化池4,所述的电氧化池4内设有以钛为基体表面涂有特殊涂层的组合电极5,在电场的作用下,控制电极板上的电流密度,使水中的氯离子以氯气的形式在阳极上析出,产生的氯气在集气罩内收集后外排,电氧化器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泡沫,可设置溢泡装置。
所述的超滤处理系统3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保安过滤器6和超滤膜过滤装置7。
使用时,废水先经过机械过滤器1过滤,再在电氧化器2上去除氯离子后,经过超滤,回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清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清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35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耐火电缆
- 下一篇:一种视频播放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