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屏蔽盒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3266.X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5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枫;凌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H04W24/02;H04W24/08;H04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屏蔽盒。
背景技术
在无线网络的优化测试中,根据常规的经验我们知道,测试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会随着站点距离的增大而减弱。在信号强度不同的地方,终端表现出来的性能都不一样,具体的用户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这里的终端指普通的常规的终端,不带特殊的增强功能。
在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或其他制式的网络中,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测试场景,要求在单导频覆盖条件下对载扇的近、中、远三点分别进行定点数据业务吞吐量测试,进而反映出整个无线和有线的通信系统在不同的无线环境中的最大化性能。当然,还得有个前提要求,就是各接口和链路正常且没有外部干扰,简言之就是系统正常的状态下。
近点(Near Point)、中点(Middle Point)、远点(Edge Point)分别表示信号好、一般、差三种程度的无线环境。如CDMA2000lX EVDO制式中,通常对此定义如表1所示,以便于指导测试:
表1
在实际的测试中,要保证近、中、远三个测试点是在同一载扇下,在郊区通过不停的围绕站点扇区主瓣方向的道路进行路测,还勉强可以找到单导频的中点和远点;但在城区则基本不可能找到同一载扇下的单导频中点和远点,主要是由于城区范围站点分布比较密集,小区重叠覆盖区域大,软切换比例高,单导频中点、远点无法在常规的路测中找到。
虽然在城区内还可以找一些大型建筑的室内环境,或是地下停车场等地方来模拟中点、远点,但是不停的去找地方测试并验证是否属于理想的单导频中点、远点,非常浪费时间和人力物力,并且,在城区中唯一可以依赖的建筑环境通常不一定都在站点小区主瓣覆盖范围内,并且,上述建筑环境还面临着繁琐的准入许可手续的申请办理。
这样的情形一直是困扰着无线网络优化测试工作的难题,因为在城区能获取到中点、远点无线环境的地方,总是无法保证是单导频;而能获取到单导频的地方,在城区范围内基本上只有离站非常近的一、两百米范围内的区域。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采用常规路测方式寻找特定测试场景较困难,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屏蔽盒,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屏蔽盒,包括:盒体,用于放入测试终端;出线孔,设置于盒体上,用于将连数据线从盒体内部伸出,其中,所述数据线用于连接所述测试终端和检测所述测试终端接收的无线信号强度的检测装置;盒体上设置有可开闭的盒盖,用于在盒盖打开时将测试终端放入盒体中,以及将测试终端放入盒体后闭合,使盒体密封。
上述屏蔽盒还包括:信号调整结构,设置于盒体上,用于调整测试终端接收的单导频信号的强度。
上述信号调整结构包括:屏蔽盖,设置于盒体的一侧;距离调整部件,与屏蔽盖和盒体连接,用于调整屏蔽盖和盒体之间的贴合距离。
上述距离调整部件为螺钉,屏蔽盖上与螺钉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螺栓孔。
上述信号调整结构包括:开孔结构,设置于盒体上;孔径调整部件,设置于盒体上,用于调整开孔结构的孔径大小。
上述孔径调整部件为滑盖结构,滑盖结构通过滑动调整开孔结构的孔径大小。
上述出线孔与开孔结构设置在盒体的同一表面上且相通。
上述开孔结构为扁长形开孔。
上述盒盖和盒体通过螺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32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眼罩雨衣
- 下一篇:具有回路式均温板的散热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