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式回转窑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2868.3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3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谢凯华;谢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凯华 |
主分类号: | F27B7/24 | 分类号: | F27B7/24;F27B7/34;F27B7/3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6214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回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窑,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回转过程中有气体产生的密封式回转窑。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回转窑炉,主要用于水泥、冶金等需要煅烧的场合。在化工行业中应用的较少,主要是因为尚未完全解决回转体与炉头、炉尾和出料部位的氢气泄露,出料冷却等问题。
根据铬盐行业生产技术配套设备的需要和启发,我们开始研究开发密封式回转窑,重点解决国内尚未完全解决的回转体与炉头、炉尾和出料部位的密封、出料冷却等问题,尤其适用于回转窑内产生氢气等气体的反应式回转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式回转窑,通过对回转窑进行优化设计,达到回转窑内气体不外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式回转窑,包括回转体和罩筒,所述罩筒包括前罩筒和后罩筒,所述前罩筒和后罩筒分别居于筒状回转体的两端,且在两罩筒和回转体之间设有密封结构,且在所述回转体上安装有辊圈和驱动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动环、静环和弹簧,在所述罩筒的内侧形成一个环状的凹环,所述凹环内分别安装动环和静环,且在动环和静环之间安装若干弹簧将两者支撑开,在所述动环、静环、回转体和罩筒之间形成油腔。
在所述回转体的中部外侧包覆有电加热装置,在所述回转体的前部外侧包覆有水冷却装置。
所述回转体的直径为400mm~15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回转体和罩筒之间设计成双密封圈式的机械密封,且添加密封油密封;双密封圈,动环(密封圈)保证回转体内部的气体不往外泄漏,油腔中间注入耐热油,起到密封润滑和冷却作用;静环防止耐热油向外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密封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中:1回转体,21前罩筒,22后罩筒,3电加热装置,4水冷却装置,5辊圈,6驱动链轮,71动环,72静环,73弹簧,74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
一种密封式回转窑,包括回转体1和罩筒,罩筒包括前罩筒21和后罩筒22,前罩筒和后罩筒分别居于筒状回转体的两端,且在两罩筒和回转体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前罩筒21和后罩筒22上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当回转体内添加好物料后,回转体是主要的反应场合。在回转体的中部外侧包覆有电加热装置3,电加热装置3为电加热管,用于为回转体内的物料加热,在回转体1的前部外侧包覆有水冷却装置4,用于为回转体将温,加热和冷却是一项辅助功能,根据回转体内的化学反应的需要进行选择加热还是冷却。
回转体1,在回转体上安装有辊圈5和驱动链轮6,辊圈通过和机架上的滚轮托架配合,驱动链轮和驱动电机通过链连接实现驱动回转体的工作。创新点尤其体现在密封结构的改变,密封结构包括动环71、静环72和弹簧73,在罩筒的内侧形成一个环状的凹环,凹环内分别安装动环71和静环72,且在动环和静环之间安装若干弹簧将两者支撑开,在动环、静环、回转体和罩筒之间形成油腔74,油腔内填充密封油,;双密封圈,动环(密封圈)保证回转体内部的气体不往外泄漏,油腔74中间注入耐热油,起到密封润滑和冷却作用;静环防止耐热油向外泄露。
最佳的技术指标为:
1、回转体直径:Φ400~Φ1500mm
2、回转体转速:1~5r/min(可调)
3、配用功率:7.5~22Kw
4、设计压力:30Kpa
5、设计温度:≤800℃
6、加热方式:电外加热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凯华,未经谢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28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