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71629.6 | 申请日: | 201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8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查鸿达;张胜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骅市荣泰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B29C45/14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金辉 |
| 地址: | 061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客户对产品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外观质量的优劣对产品的市场销量有直接影响。而目前,产品表面覆膜的技术普遍采用对零件进行二次加工,即零件覆膜后,多余的膜露在模腔外面,需要将半成品取出,再用另外的刀具进行切边,这时刀对半成品的定位要求较高,可能会产生大量的不良品,而且消耗的时间较多,因此需要寻求一种可以缩短加工时间,且合格率高的注塑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缩短加工时间,且合格率高的注塑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具有凸模和可轴向往复运动的凹模,所述凸模具有导向柱和设置在凸模中心的进胶口,所述导向柱至少有两个,所述凹模具有与导向柱对应的导向孔,还具有切刀组件,所述切刀组件由机械手控制,具有与产品被切割边形状契合的切刀和通孔,以及与导向柱对应的导向套。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凸模上还具有至少两个设置在进胶口周围的顶杆。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切刀的刀口朝向凸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覆膜和注塑同时完成,使薄膜更好地附在注塑零件上。
(2)本实用新型所述切刀组件由机械手控制,具有与导向柱对应的导向套,可以实现自动化定位切刀。
(3)本实用新型所述凸模上还具有至少两个设置在进胶口周围的顶杆,利用模具的顶杆可以顶出产品。
(4)本实用新型所述切刀与产品形状契合,刀口朝向凸模,在已经覆膜完成带有薄膜废料的半成品未离开模型时,以模具的顶杆顶出产品的力为动力,精确地切断薄膜的废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锁模注塑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械手控制切刀组件移动到凹、凸模之间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切刀组件的导向套套在凸模的导向柱上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顶杆从通孔顶出产品切断废料的示意图。
图中1.凸模,11.导向柱,12.进胶口,13.顶杆,2.凹模,21.导向孔,3.切刀组件,31.导向套,32.切刀,3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的注塑成型模具,具有凸模1、可轴向往复运动的凹模2和切刀组件3,所述凸模1具有导向柱11和设置在凸模1中心的进胶口12,所述导向柱11至少有两个,所述凸模1上还具有至少两个设置在进胶口12周围的顶杆13;所述凹模2具有与导向柱11对应的导向孔21;所述切刀组件3由机械手控制,具有与产品被切割边形状契合的切刀32和通孔33,以及与导向柱11对应的导向套31;所述切刀32的刀口朝向凸模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薄膜附在凹模2平面上,移动凹模2,凹模2的导向孔21套在凸模1的导向柱11上定位,凹模2与凸模1合模;进胶口12向模具型腔内注入进行熔融的注塑材料进行锁模注塑成型;注塑成型完成后打开模具,机械手控制切刀组件3移动到模具内,并将切刀组件3上的导向套31套在凸模1的导向柱11上定位,切刀32刀口紧紧压在产品周边的薄膜废料上;以凸模1上的顶杆13从通孔33中顶出产品的力为动力,精确地切断薄膜废料。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骅市荣泰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黄骅市荣泰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16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叉车护顶架钻模
- 下一篇:舱口盖槽型材的冲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