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柱形立体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0911.2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4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虎;刘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飞虎;刘浩民 |
主分类号: | E04H6/28 | 分类号: | E04H6/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硕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59 | 代理人: | 张玫 |
地址: | 3346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形 立体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停放设施,具体涉及一种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轿车,汽车每千人的拥有量已经百辆,但轿车停放需要占用较多的地面,而大城市土地非常稀缺、昂贵,立体车库由于以同样的占地面积停放更多的车辆,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有立体车库大部分为在楼宇地下所建,或虽为单独建筑,但一般也建成楼房的形式,为固定建筑物,拆建均不方便,存取车不便利,外形单一,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柱形立体车库,该车库拆建方便,存取车便利,造型美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圆柱形立体车库,包括电梯、每层具有多个车位的多层结构,所述立体车库为圆柱形,中间设置有安放电梯的圆柱形空腔,每层车库呈放射状设置多个车位,车位的出入口正对安放电梯的圆柱形空腔,所述电梯设有驱动电梯旋转一定角度对准每个车位出入口的旋转驱动装置,在底层车库设有出入口。车主可以将车辆开入电梯轿厢,控制电梯上升至指定层,并旋转电梯至相应车位,完成存车;反之,可以进行取车。
进一步地,每层车库的各车位还设置有用于对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桩,从而可以方便地对电动汽车进行停车充电。各车位在远离安放电梯的圆柱形空腔一侧还分别设置有限位挡杆。
进一步地,电梯轿厢内具有设置有与各车位位置对应的按键的控制面板,各车位处设置有电梯呼叫按键。车主进入轿厢后,可以按对应车位的相应按键,进行存取车。在各车位设置电梯呼叫按键的目的,是方便车主在车位处呼叫电梯,方便取车或离开停车位。
另外,电梯轿厢内设置有读取存储车位位置信息的IC卡的读取装置,电梯轿厢控制装置根据IC卡存储车位位置信息,控制电梯升降至指定楼层,并控制旋转驱动装置将电梯旋转对准所指定车位。IC卡可以存储车主的车位信息,车主每次存取车时,将IC卡插入电梯轿厢内的读取装置,电梯控制装置控制电梯至指定车位,方便存取车。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采用PLC控制系统。
另外,所述立体车库为钢架结构,车库外壁可以为钢化玻璃或彩钢板。电梯轿厢为圆形结构或宽度与车位入口相对应的两头为圆弧的长方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圆柱形立体车库易拆建,结构牢固可靠,防风抗风,造型美观,适用于高档社区、大卖场、娱乐场所、繁华路段、服务区、加油站等各种场所,且设有充电设备,方便电动汽车的普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示出了立体车库第一层的结构图。
图3是第二实施例的图1的A-A剖视图,示出了立体车库第一层的结构图。
图4是第三实施例的图1的A-A剖视图,示出了立体车库第一层的结构图。
图5是图1的B-B剖视图,示出了立体车库第二层以上的某层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 电梯,2限位挡杆,3车库外壁,4车位隔墙,5充电桩,6出入口,61入口,62出口,10车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该圆柱形立体车库,包括电梯1,每层具有多个车位10,该立体车库为圆柱形,中间设置有安放电梯1的圆柱形空腔,每层车库呈放射状设置多个车位10,各车位的出入口正对安放电梯1的圆柱形空腔,电梯1设有驱动电梯旋转一定角度对准每个车位出入口的旋转驱动装置,在底层车库设有出入口6。车库外侧具有车库外壁3,各车位10之间设置有车位隔墙4。每层车库的各车位10设置有用于对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桩5,可以方便地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各车位10在靠近车库外壁3的一侧还分别设置有限位挡杆2,对停放的车辆进行限位,防止碰到车库外壁3或损伤车辆。
电梯1采用PLC控制系统,电梯轿厢内具有设置有与各车位位置对应的按键的控制面板,各车位处设置有电梯呼叫按键。车主进入轿厢后,可以按对应车位的相应按键,进行存取车。
另外,还可以在电梯轿厢内设置有读取存储车位位置信息的IC卡的读取装置,电梯轿厢控制装置根据IC卡存储车位位置信息,控制电梯升降至指定楼层,并控制旋转驱动装置将电梯旋转对准所指定车位。IC卡可以存储车主的车位信息,车主每次存取车时,将IC卡插入电梯轿厢内的读取装置,电梯控制装置控制电梯至指定车位,方便存取车。IC读取装置以及上述电梯控制方法均为现有公知技术,不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飞虎;刘浩民,未经刘飞虎;刘浩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09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