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级电容监控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70539.5 | 申请日: | 201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3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高小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308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级 电容 监控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超级电容监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及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储能器成为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超级电容因具有储能巨大、充电快速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新能源汽车。超级电容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成本占据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部分,并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性能,故关系其安全与寿命的超级电容管理系统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如何延长超级电容使用寿命、提高能量效率及车辆运行的可靠性,是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系统必须解决的问题。
超级电容监控管理系统是采用超级电容作为动力电源的车辆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使超级电容在各种工作条件下获得最佳的性能,需要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检测系统,这种检测系统应当能够实时监测超级电容状态,特别是电压、使用温度等重要参数,防止超级电容过充过放或温升过高引起系统故障,达到保护和提升超级电容使用性能和寿命,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目前的超级电容监控管理系统构成复杂,不仅成本较高,还导致可靠性 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超级电容监控管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超级电容监控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超级电容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级电容、比较输出模块、整车控制器、隔离模块,所述超级电容分别经过比较输出模块及隔离模块连接至整车控制器。
所述超级电容包括温度信号输出端及电压信号输出端,温度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比较输出模块,电压信号输出端连接至隔离模块。
所述比较输出模块包括比较器。超级电容温度信号输入端连接比较器输入端之一,另一端连接预设保温点。
所述比较输出模块包括开关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由于整车控制器仅需要在检测出超级电容超常状态时控制车辆执行相关动作,而不需要详细检测当前的参数情况,因此针对超级电容输出的模拟温度信号采用比较输出模块进行比较,转换送至车辆控制器,电压信号经隔离后送至整车控制器直接判断超级电容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超级电容监控管理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的超级电容监控管理系统框图,1是超级电容,2是比较输出模块,21是比较器,22是开关器件,3是整车控制器,4是隔离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超级电容监控管理系统,包括:超级电容1、比较输出模块2、整车控制器3、隔离模块4,所述超级电容1分别经过比较输出模块2及隔离模块4连接至整车控制器3。
所述超级电容11包括温度信号输出端及电压信号输出端,温度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比较输出模块2,电压信号输出端连接至隔离模块4。
所述比较输出模块2包括比较器21。超级电容温度信号输入端连接比较器21输入端之一,比较器21另一端连接预设保温点。
所述比较输出模块2包括开关器件22,该开关器件22采用三极管。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超级电容2输出信号包括温度信号及电压信号,温度信号为模拟量,电压信号为数字量。预先对超级电容2的工作温度设定 一个保温点,并将其接入比较输出模块2的比较器21负端,而超级电容2输出的温度信号则接入比较输出模块2的比较器21的正端,比较器21的输出端接入开关器件22的基极,其集电极连接整车控制器3,发射极接地。
若当超级电容2的温度超过保温点时,比较器21输出高电平信号,则开关器件三极管22导通,整车控制器3接收到低电平信号,则可知超级电容2工作在非正常状况,则整车控制器3控制车辆停止或降功率运行。
超级电容2输出的电压信号可经隔离模块4隔离后直接传送至整车控制器3,整车控制器3检测超级电容电压是否超常,若超常则控制车辆停车或降功率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05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控制系统及采用该控制系统的电动车
- 下一篇:多能源补偿式电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