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7999.2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2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张钧;脱德全;许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新菱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2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保护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
背景技术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主要功能是对各类电动机负载、配电负载的控制与保护,现有的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其结构主要包括底板,基座,前盖和上盖,基座内的主接触器,基座上的电磁线圈装置、脱扣器、传动机构和控制电路,电磁线圈装置得电后其直接与臂支座的轴连接的动磁铁被吸合带动臂支座动作,臂支座又带动主接触器的接触桥使主接触器接通,这种结构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是依靠电磁力克服弹簧的反作用力来保持主回路的长期闭合,因此长时间工作时,吸合线圈必须长时间带电,线圈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必然积累一定的热量,造成温度升高,通常规定线圈工作温度不得超过65℃,一旦某些外部因素造成线圈散热不良,则会产生线圈烧毁的现象。又因为现有此种结构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其主接触器最大额定电流一般在150A以下,无法满足市场对大额定电流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以通过对开关及接触器结构的改进,实现额定电流达到630A,满足了市场需求。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包括下壳体、基座、上壳体、辅助机构和线路板壳体,所述的辅助机构和线路板壳体设置在基座两侧,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设在基座的上下;在下壳体内固定有永磁机构,在永磁机构上设有拉杆;在基座上设有横梁,在横梁上端装有动触头,在动触头下方设置有与动触头相适配的静触头,静触头与连接排相接,拉杆与横梁相连;连接排贯穿互感器固定在基座上。
在永磁机构的铁芯上设置有强行断开机构。辅助机构通过骨架和横梁上的方孔插接。在线路板壳体上设置有开关旋钮。在上壳体内与动触头相应的位置两端设置有灭弧栅。
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相比,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控制与保护开关是对现有产品的一种改进,在下壳体上设置永磁机构,运用永磁驱动控制原理控制主接触器的通断从而实现开关的分合闸;另外,本实用新型主接触器动触头采用桥式双断点结构,电流承载力强,分合速度快,无临界弹跳,可有效提高触头的寿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控制与保护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所示,控制与保护开关,包括下壳体15、基座11、上壳体7、辅助机构5和线路板壳体13;辅助机构5和线路板壳体13设置在基座11两侧,辅助机构5通过骨架和横梁9上的方孔插接,线路板壳体13上设置有开关旋钮12,在下壳体15内固定有永磁机构1,在永磁机构1铁芯上设置有强行断开机构14,永磁机构1中的拉杆2与基座11上的横梁9相连,横梁9上端装有动触头6,在基座11上设有触头支座8,动触头6正下方设置有与动触头6相适配的静触头10,与静触头10相接的是连接排3,其中基座11一端的连接排3贯穿互感器4固定在基座11上,上壳体7内与动触头6上方相应的位置两端设置有灭弧栅。
开关合闸时,永磁机构1中的拉杆2拖动横梁9向下运动,设置在横梁9上的动触头6随横梁9一起向下运动并与静触头10相接,主回路导通,与此同时,与横梁9插接的辅助机构5骨架也随横梁9一起向下运动,反之为分闸,在特殊情况下,强断机构14通过手动操作强行控制开关的分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新菱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新菱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7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与光波导芯片高效垂直耦合互连的封装方法
- 下一篇:阻尼进样盘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