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裂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7637.3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9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袁仲雪;刘川来;李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东方循环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11/10 | 分类号: | C08J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1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裂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电磁裂解高分子有机物的装置,属于化学裂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废旧高分子化学制品裂解回收、再生利用这一世界性技术课题的深入研究,目前较为常见的裂解方式是采用外部热源或辐射源,以达到裂解装置内部的临界温度,将高分子有机物的化学键打断、裂解形成其他可降解或有效回收利用的小分子有机物或无机物。
如公开下述内容的在先申请专利,申请号ZL201110031880.5,名称为废旧橡胶微波自动裂解反应装置,其方案是由自动控制系统、变频电机、螺旋推进式微波裂解反应仓、气动密闭门动进料阀门组合和气动密闭出渣阀门组合组成,微波磁控管均匀设在螺旋推进式微波裂解反应仓两侧的外壁上;气动密闭门动进料阀门组合设在螺旋推进式微波裂解反应仓的进料端,气动密闭出渣阀门组合设在螺旋推进式微波裂解反应仓的出料端,在气动密闭门动进料阀门组合的进料门上设有物料分配器;气动密闭门动进料阀门组合与气动密闭出渣阀门组合结构相同,均由两个气动闸阀和过渡仓组成,两个气动闸阀分别设在过渡仓两端;变频电机连接在螺旋推进器的转动轴上。
在上述方案中,微波磁控管设在裂解反应仓两侧的外壁上,因此存在以下技术缺陷与不足:
1、安装磁控管的裂解反应仓部位需开孔且不能采用金属板封口,这就极易使磁控管的微波射出部位受损,导致磁控管损坏。同时相应地提高了针对裂解反应仓主体材料刚性强度的要求,设计与制造成本较高;
2、由于磁控管直接安装在裂解反应仓的靠近裂解物的部位,微波分布不均匀造成反应仓内部裂解温度分布不均匀,裂解物裂解不均匀。
3、磁控管发射的微波极易直接射入到对面设置的磁控管中,导致磁控管损坏。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磁裂解装置,其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将磁控管设置于裂解槽的垂向和/或侧向上方,从而电磁波自上方、单向地导入裂解槽中,微波能够有效地被裂解物吸收而避免进入到相对设置的磁控管中,同时裂解槽体可采用金属材料,实现较高的刚性强度。
另一设计目的是,提高电磁波在裂解槽中分布的均匀性,避免因局部裂解温度过高而形成粘附于内壁的焦块,提高裂解质量和效率。
设计目的还在于,提供电加热与远红外辅助温升方式,提速裂解进程。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电磁裂解装置主要包括有:
裂解槽内部具有一用于进行裂解反应的裂解槽体,沿裂解槽体的轴向设置一用于将裂解物从一端输送至另一端的输送装置,在裂解槽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气口和出料口。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
裂解槽体采用金属材料,所述的输送装置是连续给料的螺旋给料器;
沿裂解物输送路径方向、在裂解槽体的上方,设置有数组磁控管。
数组磁控管均匀地设置于裂解槽体上方,每组中数个磁控管的发射端构成与螺旋给料器外圆相对应的弧形分布。
裂解槽包括有,轴向的裂解槽体、以及设置于裂解槽体上方的平面槽盖和拱形槽盖;
平面槽盖连接进料口、出气口和出料口;
在拱形槽盖上安装磁控管,在拱形槽盖与裂解槽体之间设置一非金属材料的隔热板。
在进料口和出料口的端部安装有进料旋转阀。
在螺旋给料器的中心轴内部,轴向地设置有电加热管以辅助地实施电加热,或是在裂解槽的槽体内壁涂附有远红外涂层,以辅助地实施远红外射线的衍射,提高裂解槽内部的裂解温度。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磁裂解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电磁波波从上方导入裂解槽,有助于在裂解物吸收全部电磁波波的同时,避免电 磁波波衍射到相邻的磁控管中而保护磁控管的正常使用;
2、裂解槽体采用金属材料,从而兼顾刚性强度,避免裂解物直接与磁控管接触;
3、相应地提高微波在裂解槽中分布的均匀性,可避免局部过烧焦块的产生;
4、辅助以电加热与远红外温升方式,裂解反应的能效比较高,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所述电磁裂解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所述的电磁裂解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东方循环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东方循环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7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