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发热方向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67362.3 | 申请日: | 2011-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8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陆思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思烨 |
| 主分类号: | B62D1/06 | 分类号: | B62D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慈溪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方向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及汽车零件,尤其是一种可发热方向盘。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机动车的方向盘大多没有加热功能。在较冷季节,特别是在寒风凛冽的环境中,长时间驾驶机动车辆,双手易被冻僵麻木,使驾驶者对方向盘的掌控不能达到最佳状态,容易发生事故。即使是安装了空调或者暖风机的机动车辆也会因驾驶室内温度过低,影响操作灵活性,不利安全。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公知的解决办法是在方向盘上套一个皮质、绒类、或羊毛等材质的套,虽能保暖,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冰冷的方向盘给驾驶者带来的不适。于是,现有技术出现了一些电热式的方向盘,其结构是将电阻丝放在方向盘和方向盘套之间,通电后就可以使方向盘的温度升高,给驾驶者双手的赋予了温暖。其不足之处是电阻丝应用于活动量较多的方向盘上,容易断裂并毁损,如电阻丝有一处被折断,方向盘的电热功能即全部丧失。此外,还忽略了在温暖驾驶者双手的同时又能对双手进行按摩和远红外保健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发热方向盘,其结构简单、持久耐用、安全可靠、且取暖效果好,又具有按摩和远红外保健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发热方向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是由一圆环体及若干连接于圆环体内缘的连接片组成,在所述的圆环体外缘套设一盘套,连接片上设有温控装置,所述的盘套为外层与内层之间设有发热体的结构,该发热体是由远红外布上面采用缝纫方式均布电阻丝使其构成以具有两电极的电阻回路,所述的两电极通过导线与温控装置和电源相连接而构成一电器回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外层的表面设有复数个柔性按摩凸点, 该按摩凸点的形状为半圆形或尖圆锥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温控装置是由控制芯片、温度传感器组成,控制芯片借助导线与发热体连接,温度传感器借助导线与控制芯片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电阻丝为20D~150D银纤维长丝2~12根缠绕在一起并在其外周表面均布有膜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本实用新型集发热、按摩和远红外保健于一体,它通过设置在连接片上的温控装置对方向盘套进行温度设定,将方向盘加热到双手温暖舒适与灵活自如的程度,在寒冷季节驾车时,可以消除或减轻驾车冻手现象,增加了驾驶操作的安全性;外层的表面上设置了柔性按摩凸点,使双手与方向盘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可有效地防止双手打滑的同时刺激手掌穴位,疏通经络,消除和减轻疲,又进一步提高了驾车的安全性;与此同时,远红外辐射有利于改善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保健作用非常明显。所采用的电阻丝由多根银纤维长丝组合而成,既有抗菌除臭的功效,又有织物的柔软性及可挠性,耐拉性好,承压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图。
图中:1.盘套;2.盘体;3.圆环体;4.内层;5.发热体;6.温控装置;7.按摩凸点;8.外层;9.控制芯片;1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可发热方向盘,包括盘体2,盘体2是由一圆环体3及若干连接于圆环体3内缘的连接片组成,在所述的圆环体3外缘套设一盘套1,该盘套1为外层8与内层4之间设有发热体5的结构,在外 层8的表面设有复数个柔性按摩凸点7,该按摩凸点7的形状为半圆形或尖圆锥形,可使双手与方向盘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有效地防止双手打滑的同时刺激手掌穴位,疏通经络,消除和减轻疲,提高驾车的安全性。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发热体5是由远红外布上面采用缝纫方式均布电阻丝使其构成以具有两电极的电阻回路,电阻丝为20D~150D银纤维长丝2~12根缠绕在一起并在其外周表面均布有膜体。在所述的连接片上还设置一温控装置6,温控装置6是由控制芯片9、温度传感器10组成,控制芯片9借助导线与发热体5连接,温度传感器10借助导线与控制芯片9连接,发热体5两电极通过导线与温控装置6和电源相连接而构成一电器回路。使用时,操作温控装置6,发热体5导通电源即转化为热能传导至外层8并辐射出远红外线和银纤维特定的功能,在双手温暖的同时还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抗菌除臭的保健作用,进而通过控制芯片9的设定,实现盘套1所需最佳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思烨,未经陆思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7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卡车架横梁吊架
- 下一篇:一种动态检测铁路轨道左右钢轨高低的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