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砂型鱼缸底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6793.8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6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彭灿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灿银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15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型 鱼缸 底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缸,尤其是涉及一种底砂型鱼缸底板结构。
背景技术
鱼缸是一种用于饲养观赏鱼的水缸,采用透明的玻璃制成,一般为长方体。随着现代饲养者观赏水平的提高,为了增加鱼缸观赏性,一般均会在鱼缸内种草。特别是饲养小型热带鱼的鱼缸,会在鱼缸底部种上大量水草,通过布置,使其形成以水草造景为主,小鱼群游为辅的美丽缸景。这种以草景为主的鱼缸又被渔友称为草缸。在草缸中,为了种草,均会在鱼缸底部铺上一层底砂或者底泥。采用底泥的鱼缸,营养较好有利于草的生长,但种草时或者当需要重新布景而翻缸时,会造成水容易浑浊,翻缸不便。采用底砂的鱼缸,水不易浑浊,但需要采用液肥提供营养供水草生长,而且底砂不适于栽种对肥力要求较高的水草。
鱼缸中,为了保持水质清洁,特别是防止水中的氨和亚硝酸的含量过高,造成鱼类中毒。需要设置过滤系统,过滤系统需要具备生化过滤功能,及能够在过滤系统中培养硝化细菌,将水中的氨和亚硝酸分解成为能够供水草吸收利用的硝酸盐。但是在底砂型鱼缸中,喂食后残留的鱼饵、鱼的粪便以及水草残叶等有机物,会沉淀入砂子的缝隙内,难以被降解,时间一久,当底砂中混杂了大量难以被降解的有机物杂质后,不但会使底砂变脏,而且会影响水质,特别是当需要重新种草或者布景的过程中,搅动底砂时将底砂中的残留的有机物带出,使水质在短时间内恶化,造成鱼儿的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有利于鱼缸底砂保持清洁的底砂型鱼缸底板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底砂型鱼缸底板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长方形体的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为带内腔的中空结构,底板本体一侧设置有水泵安装槽和位于槽内和内腔连通的水泵接口,底板本体上每间隔10-15cm设置有一排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顺一个方向向上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底砂型鱼缸底板结构,使用时,先将其铺在鱼缸底部,然后再在其上铺上底砂,然后在水泵安装槽安装一水泵,水泵出水口和水泵接口连接。这样水泵启动后,使鱼缸内水体在底板上形成水循环,水泵将底砂上方的水抽入底板内腔中,然后从出水口斜向上涌出,能够将沉底的鱼饵带出底砂水面,供小鱼进食。同时,在出水口附近的底砂中形成水的流动后,这种水体流动的多空隙的底砂间隙内,其环境特别适合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硝化细菌大量繁殖后,即可将底砂中残留的有机物分解硝化成硝酸盐,供水草吸收利用。其中,出水口间隔设置为10-15cm,是考虑到水草种植后,根部水流不能过大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鱼缸底板,不仅利于鱼缸底砂保持清洁,而且有利于鱼缸形成良好的氮生态循环,保持鱼缸良性生态系统的持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底砂型鱼缸底板结构,包括长方形体的底板本体1,所述底板本体1为带内腔2的中空结构,底板本体1一侧设置有水泵安装槽3和位于槽内和内腔连通的水泵接口4,底板本体1上每间隔10-15cm设置有一排出水口5,所述出水口5顺一个方向向上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灿银,未经彭灿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6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浮标的重量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筐的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