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熬制抛光胶和粘接胶的电热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65346.0 | 申请日: | 201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9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新;张慧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创思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C09G1/10;C09J195/00;C09J193/04;C09J19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11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抛光 粘接胶 电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熔化沥青、松香和白蜡的电加热炉,尤其是一种光学零件生产加工中用于熬制抛光胶和粘接胶的电热炉。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光学零件加工中,光学元件的磨抛工艺一直是用沥青和松香按比例混合加热熔化后来熬制粘接胶和抛光胶。目前,生产车间在熬胶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用普通的熬胶锅放在煤气炉上加热。二、用普通的熬胶锅放在电磁炉上加热。从能源讲,第一种方法比较浪费能源,第二种方法要比第一种方法节能、安全,但是普通的电磁炉有热辐射,效率并不高,很大一部分电能转化成热能耗散在空间中。
关键是,不论是上述方法中的哪一种,在生产车间内熬胶都易发生火灾,使用有明火的煤气炉就更加危险。使用上述方法加热熔化,不仅工艺落后、效率低,而且沥青、松香在熔化时挥发出的气体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特别的,用煤气炉和电磁炉熬胶,仅凭经验掌握温度,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胶的质量。温度过高时,松香易蒸发还易造成浪费。
另外,从安全角度讲,采用这两种方法熬胶过程中,由于胶锅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受热不均会产生温度的分层,沥青和松香受热不均匀时容易发生喷溅,操作人员必须进行防护。胶熬制好后,在过滤倒胶时,为防止胶溅出烫伤和有毒烟气的熏蒸操作人员也必须带上防护用具。因此,操作过程中不仅大大的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存在伤及人员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效率高、无污染、且可控制温度的熬制抛光胶和粘接胶的电热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熬制抛光胶和粘接胶的电热炉,其结构特点是:
(1)由桶盖1、保温层外壳2、液体出口3、保温层5、恒温桶6、电伴热7、温度传感器8和温度控制器9组成。
(2)保温层5位于保温层外壳2的内壁上。
(3)恒温桶6的外壁上均匀缠绕电伴热,并置于保温层5包覆内。
(4)温度传感器8设置在保温层5与恒温桶6外壁之间,并与电伴热7与温度控制器9相连接。
(5)在炉体的底部,安装支撑脚架4。
(6)液体出口3设置在恒温桶6的下部,并设置可控制流量阀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熬制抛光胶和粘接胶的电热炉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且成本低廉。2、无明火、无高温点,不易造成火灾。3、使用电伴热均匀缠绕恒温桶,使恒温桶受热均匀。4、保温层起的保温效果能保证有效利用电能转化的热能,节能、节电。4、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炉温,能保证温度控制精准,保证了熬制的胶的质量。5、利用连通器原理,设置过滤的液体出口,不用倾倒能使熬制好的胶能直接装盒冷却,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炉包括桶盖1、保温层外壳2、液体出口3、脚架4、保温层5、恒温桶6、电伴热7、温度传感器8和温度控制器9。保温层5位于保温层外壳2的内壁上,恒温桶6置于保温层5包覆内。所述电伴热7,应均匀缠绕在恒温桶6的外壁上,从而保证的了恒温桶6的均匀加热和加热效率。所述的保温层5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保温材料,如石棉、玻璃棉。电伴热7可以采用常用于加热的电热丝或者电热管,其阻值可根据需要选择。温度传感器8设置在保温层5与恒温桶6的外壁之间,用于检测恒温桶壁(胶)的温度。将电伴热7和温度传感器8与温度控制器9相连接,通过温度控制器9来控制电热炉的加热温度,当温度过高时停止加热并保温,温度过低时能自动加热,可根据控制温度的精度要求选择不同精度的传感器和控制器。液体出口3设置可控制流量的阀门,方便其在熬制好后的装盒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创思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创思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5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窑炉的蓄热室格子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脱油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