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送管的安装装置及混凝土输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5004.9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7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毅;邝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E04G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施娥娟;桑传标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安装 装置 混凝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安装输送管的安装装置,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安装装置的混凝土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车或布料机的混凝土输送设备包括输送管和臂架,输送管固定在臂架上,例如在臂架上固定有输送管支撑件,输送管固定在该输送管支撑件上。泵送过程中,两个混凝土输送缸交替动作,混凝土在输送管内以很快的速度进行脉动式流动,因此混凝土在输送管内的脉动式流动惯性力和冲击力作用于输送管上,这种动态载荷会传递到臂架,从而使臂架产生较大的振动。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输送管与臂架之间设置胶胎减震垫(高密度聚乙烯块垫)来衰减振动,但由于胶胎减震垫只能吸收垂直于混凝土的流动方向的振动,不能减轻混凝土流动方向的振动,因此难以达到有效减振的目的,会导致输送管支撑件以及臂架因振动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管的安装装置,利用该安装装置来安装输送管可以有效地减轻输送管在各个方向的振动,尤其是能够减轻输送管内流体的流动方向的振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输送管的安装装置,其中,该安装装置包括内圈、外圈和固定在该内圈与外圈之间的弹性缓冲圈。
优选地,所述弹性缓冲圈与所述内圈和外圈形成为一体。
优选地,在垂直于所述安装装置的径向平面的截面上,所述弹性缓冲圈与所述内圈和/或外圈之间形成圆角。
优选地,所述弹性缓冲圈包括沿圆周方向布置的多块弹性缓冲块,该多块弹性缓冲块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外圈上设置有安装板。
优选地,所述外圈上设置有两块所述安装板,该两块安装板沿所述外圈的直径方向布置。
优选地,该安装装置包括两个组件,每个组件分别包括构成所述内圈的弧形内板、构成所述弹性缓冲圈的弧形弹性板和构成所述外圈的弧形外板,所述两个组件的弧形外板相互固定。
优选地,所述两个组件相同。
优选地,每个所述弧形外板的两个弧形末端上分别设置有固定板,两个弧形外板的固定板相互固定。
优选地,所述两个弧形外板的固定板构成所述安装装置的安装板。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输送设备,该混凝土输送设备包括输送管和臂架,其中,该混凝土输送设备还包括如上文所述的输送管的安装装置,所述内圈紧密套设在所述输送管外,所述外圈固定到所述臂架上。
通过上述输送管的安装装置将输送管安装到安装结构(例如臂架、输送管支撑件)上时,安装装置的内圈紧密套设在输送管外,外圈固定到安装结构上,内圈和外圈之间的弹性缓冲圈能够同时承受垂直于输送管轴向的拉压力和平行于输送管轴向的剪切力,因此有效地减轻输送管在各个方向的振动,尤其是能够减轻输送管内流体的流动方向的振动,从而能够延长安装结构(例如臂架)的寿命。此外,由于内圈紧密套设在输送管外,弹性缓冲圈与输送管不直接接触,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弹性缓冲圈的磨损,而内圈可以由不易磨损的刚性材料制成,因此上述输送管的安装装置不易因输送管的振动而被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输送管的安装装置的安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输送管的安装装置其中一个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如图2所示的组件的底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圈; 2外圈;
3弹性缓冲圈; 4圆角;
21安装板; 100组件;
10弧形内板; 20弧形外板;
30弧形弹性板; 210固定板;
5输送管; 6螺栓;
7U形螺栓; 8输送管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送管的安装装置,其中,该安装装置包括内圈1、外圈2和固定在该内圈1与外圈2之间的弹性缓冲圈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50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隔热功能的纸制容器
- 下一篇:一种非水平的被动式直接激光船舵角位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