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风机冷凝水排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64730.9 | 申请日: | 2011-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1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博;孙瑜;储增永;石延杰;王跃磊;鞠振玮;张雅昆;刘剑;童椿岭;邹庆;郭绪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 地址: | 300163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风机 冷凝 排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草制造领域,特别涉及离心风机冷凝水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离心风机是烟草制丝设备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烟叶回潮设备以及叶丝增温设备中都离不开离心风机的作用,离心风机的工作原理是:电机运转驱动叶轮旋转,使湿热空气与物料热交换后产生的需要排出的潮气从风机进气口吸入。离心风机的叶片转动过程中对潮气施加动力的作用,提高潮气的压力和速度,潮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排气口排出。
烟叶回潮设备以及叶丝增温设备等使用的离心风机中,被排出的潮气具有一定的温度,且相对湿度较大,虽然排潮管道有保温层,但是进入离心风机内的湿热潮气仍然与离心风机的叶轮和外壳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度差,加上湿热的空气在管道输送过程中传输的管道比较长,一般在六十米到一百多米不等,温度不可避免地会逐渐降低,在输送过程中随着潮气温度的降低,逐渐达到其饱和温度,进而形成了冷凝水。为了泄出这部分冷凝水,管道在设计时通常采用管道初始端即靠近风机一侧与管道末端即管道的排出端有一定的高度差,即管道末端以一定的坡度向管道初始端逐渐降低,这样管道在输送潮气时,冷凝后所形成的冷凝水就会流向风机内,经风机下端留有的泄水口流出,然而,即使采用这种安装方式,被输送的潮气中含有的烟叶碎片、碎末、麻毛等杂质在冷凝水的冲刷下仍然会在泄水口处积存,杂物逐渐堆积形成栓塞,影响泄水口排水,离心风机内部长时间存水会腐蚀叶轮叶片,造成风机振动量加大,产生异响,当叶轮损坏时还会使系统内部的气压下降,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当风机壳内的积水浸泡风机扇叶到一定的深度,风机扇叶在运行时阻力就会增大,严重时甚至会造成风机电机烧坏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冷凝水中夹杂的杂质将离心风机的泄水口堵塞的离心风机冷凝水排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离心风机冷凝水排出装置,包括垂直向下设置在离心风机底部的泄水口和连接所述泄水口的泄水管,所述泄水管为水平或倾斜设置,所述泄水管的一端封闭,所述泄水管的另一端为冷凝水排放口,所述泄水管的封闭端设置有引射管入口;一将压缩空气向所述泄水管内吹送的引射管经所述引射管入口进入所述泄水管内,所述引射管的前端经过所述泄水口的下方并向所述冷凝水排放口处延伸。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引射管与所述泄水管在引射管入口处可以采用螺纹连接,这样不会因所述引射管的插入而影响所述泄水管在引射管入口处的密封性。
所述引射管通过一控制机构导通或关闭,工作过程中通过控制机构来控制压缩空气的导入。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开启压缩空气的导入过程的气动薄膜阀、控制所述气动薄膜阀动作的两位三通电磁阀以及过滤并控制进入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压缩空气的压力的过滤减压阀。
优选的,所述泄水管的弯折处均为圆滑的流线型弯折,最大程度地减少引射的阻力。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离心风机冷凝水排出装置,在所述泄水管内导入压缩空气,由于压缩空气的进入,所述泄水管内的气流速度迅速加快,进而在风机泄水口与所述泄水管连接处形成负压区,使所述泄水管对泄水口处施加了“吸”的作用,加速了风机内的冷凝水通过泄水口向所述泄水管流动,使冷凝水将混其中的烟叶碎片、碎末、麻毛等杂质一并带出,最终达到及时并且顺畅地排出冷凝水的目的,避免了泄水口堵塞现象的发生,也就避免了因堵塞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离心风机冷凝水排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离心风机冷凝水排出装置中泄水管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离心风机冷凝水排出装置包括:泄水管2、泄水口3、导入压缩空气的引射管1、气动薄膜阀501、过滤减压阀502、两位三通电磁阀503,其中,所述泄水管2一端设置有引射管入口8,另一端设置有冷凝水排放口7,所述泄水口3垂直设置于离心风机4的底部,所述气动薄膜阀501及过滤减压阀502的前端设置有压缩空气源6。
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机冷凝水排出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47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