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漏电脱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4571.2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2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吕学学;肖斌;赵晓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一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24 | 分类号: | H01H71/24;H01H8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苏泳生 |
地址: | 3256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脱扣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壳式的漏电保护器附件,尤其涉及一种漏电脱扣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漏电脱扣器主要是由信号检测(零序互感器)、信号比较(线路板)以及脱扣机构(线圈、铁心等)组成。该漏电脱扣器由轴、铁心、指示件、推杆、线圈组件组成脱扣机构后装在壳体上,然后根据不同极数再盖上对应数量的隔板和盖。采用此装置后,其与小型断路器连接的导线是从脱扣器的侧面引出,且隔板的外形尺寸与壳体相同,然而随着产品极数和额定电流的增加,产品的宽度也按一定模数增加,其装配工艺复杂,致使装配效率低,且产品体积大,耗资源;而且漏电脱扣器与小型断路器的配合采用螺钉拧紧或铆接方式固定,其组装难,工艺复杂,需要专门工具进行组装,不利于用户自行拼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漏电脱扣器,以克服目前市场上产品上述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漏电脱扣器,包括脱扣器主体,所述脱扣器主体包括凸形底座、与底座相配合的脱扣器盖以及镶嵌在底座上的隔板,底座内侧靠近底座凸起的部分设有方形槽,方形槽的一侧设有凹槽一,凹槽一下方设有腰形孔,底座上设有脱扣机构,脱扣机构右侧设有按钮,底座上靠近脱扣机构右侧以及下方均设有凹形槽,所述凹形槽内均设有弹片,其中一个弹片下方设有电子线路板,电子线路板左侧设有零序互感器,所述隔板与底座、脱扣器盖之间形成一接线端口,拼装导线穿过零序互感器并通过该接线端口穿出脱扣器主体。
所述按钮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圆轴和挂钩一,圆轴上套有弹簧。
所述脱扣机构包括脱扣线圈、动铁心、推杆、漏电指示件以及轴,其中脱扣线圈和漏电指示件分别安装在方形槽和凹槽一内,动铁芯两端分别设有凸台和圆柱形凹槽,凸台上套有铁芯弹簧,动铁芯的一端通过凸台连接脱扣线圈,动铁芯的另一端通过圆柱形凹槽和设于推杆上的孔连接推杆,推杆上还设有两端呈开口状的空心圆柱,轴穿过空心圆柱并通过设于底座和脱扣器盖上的孔与底座和脱扣器盖固定。
所述孔为8字形孔,孔的左侧设有方孔,推杆顶端设有与推杆垂直的转轴,转轴的一端经过腰形孔并穿出底座,推杆底端设有挡板。
所述漏电指示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凹槽二和挂钩二,挂钩二挂在推杆上的方孔内,使漏电指示件与底座形成封闭的方槽,该方槽内设有复位弹簧。
所述底座左上方和右上方均开有圆孔,圆孔内插由销钉。
所述销钉为圆弧状,销钉与圆孔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工艺简单,体积小,耗材少,节约了能源,具有漏电、短路及过载保护功能,能够防止人身触电和保护电路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脱扣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脱扣器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脱扣器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脱扣器中销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脱扣器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脱扣器中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脱扣器中漏电指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脱扣器中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脱扣器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脱扣器主体;101、底座;102、脱扣器盖;103、隔板;2、方形槽;3、凹槽一;4、腰形孔;5、脱扣机构;501、脱扣线圈;502、动铁心;5021、凸台;5022、圆柱形凹槽;503、推杆;5031、孔;5032、空心圆柱;5033、方孔;5034、转轴;5035、挡板;504、漏电指示件;5041、凹槽二;5042、挂钩二;505、轴;6、按钮;601、圆轴;602、挂钩一;7、弹片;8、电子线路板;9、零序互感器;10、接线端口;11、拼装导线;12、弹簧;13、圆孔;14、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一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一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45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