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碟形摩擦片挈入式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3401.2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6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蒋秋娥;谭永耀;蒋亦舟;黄林春;赵飞;彭光华;杨旭驰;刘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C21D1/18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专利中心 43102 | 代理人: | 冯青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片挈入式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碟形摩擦片挈入式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较为普通的碟形摩擦片的碟形成型处理,一般采用冲压成型或淬火成型方式,这两种方式的特点是:热处理碟形难度大、生产成本较高,模具容易磨损变形,同时工人操作难度系数大。
因此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缺陷,如何提高碟形摩擦片的成型精度和碟形摩擦片成型的稳定性时效性,有效提高摩擦片的质量,延长摩擦片的服役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成为热处理生产中急需改进的措施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这种状况而提出。
该模具包括下压板1、固定片2、下模3、摩擦片(工件)4、上模5、钢套6、上压板7、垫圈8、楔子9、拉杆10,其中拉杆位于模具的正中心的轴心处;下压板位于模具的最底部,固定片套在拉杆外部,并位于下压板之上;钢套套在固定片外部,并位于下压板之上;下模套在钢套外部,并位于下压板之上;摩擦片套在钢套外部,并位于下模之上;上模套在钢套外部,并位于摩擦片之上;上压板套在拉杆外部,并位于上模之上;垫圈套在拉杆外部,并位于上压板之上;楔子套在拉杆外部,并位于垫圈之上。
该模具采用上、下模压紧摩擦片;上压板、下压板、固定片及钢套、拉杆配合,定位摩擦片。1)上下压板铸造成型,允许有拔模斜度,但工作面“F”不得有大于2mm的气孔或砂眼,整个工作面的孔或砂眼不超过10个。2)为方便装卸上压板,在上压板上焊接两根φ20mm左右的A3钢材料的圆钢。3)为确保成型效果,在拉杆上方留楔子槽,必要时可以将楔子打入压紧与上压板接触的垫圈。
该成型模具的优点是:操作方便,保证碟形摩擦片合格率高,同时操作简易、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成型模具主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碟形摩擦片挈入式成型模具,包括下压板1、固定片2、下模3、摩擦片(工件)4、上模5、钢套6、上压板7、垫圈8、楔子9、拉杆10,其中拉杆位于模具的正中心的轴心处;下压板位于模具的最底部,固定片套在拉杆外部,并位于下压板之上;钢套套在固定片外部,并位于下压板之上;下模套在钢套外部,并位于下压板之上;摩擦片套在钢套外部,并位于下模之上;上模套在钢套外部,并位于摩擦片之上;上压板套在拉杆外部,并位于上模之上;垫圈套在拉杆外部,并位于上压板之上;楔子套在拉杆外部,并位于垫圈之上。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1、碟形方法为回火成型方式,该方法热处理温度较低,耗电量比淬火成型方式要小得多,一般可省电50%左右。2、由于回火温度低,热应力小,热变形也相对较小,所用成型模具采用普通耐热钢就可满足生产,比淬火成型的模具成本低得多。3、该模具工作时平面磨损量较小,而且可以通过修模保证精度,因此可反复使用,单套模具使用寿命长。
工作时:1、将工件置于上下模之间,上下模分别用上下压板固定受力。2、为保证环类零件上下叠放整齐,确保压型角度一致,在工件内腔与拉杆之间用钢套和固定片固定隔开。3、上压板和挈形槽之间根据高度选用不同数量的垫圈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34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油孔孔口毛刺去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充气管弯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