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型拉铆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3266.1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6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伏凯;潘树平;胡方年;刘宇;刘洋;贾云龙;李新荣;张荣;代广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9/08 | 分类号: | F16B1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刘冰心 |
地址: | 620032 四川省眉山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铆钉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轴与平板的U型拉铆钉,主要用于汽车和其它钢结构中。属车辆配件、部件类(B60R)。
(二)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上或是其它钢结构上,轴和面的连接结构如图7:需要将平板4n和轴5n连接为一体,设置与平板4n平行的一平板4m,轴5n夹入两平板间,两块平板四周开相配合的四个安装孔,装入四根螺栓1n和相配合的螺母2n,拧紧螺母,便将轴和平面连接一体。此结构存在如下问题:①此结构必须增加一个附加面,即平板4m,这样就制约了某些窄小空间的地方采用,容易产生干涉的现象,尤其在汽车上空间狭窄,难以留出地方。②由于采用普通螺栓1n和螺母连接,普通螺栓不仅抗拉、抗剪强度低,防水性差,易变形,安装后易脱落,难以保证紧固连接的质量;特别是在汽车或是钢结构在运行过程中,连接部分的振动更容易使螺栓和螺母发生脱落,进而造成了安全隐患。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型拉铆钉,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汽车和其它钢结构中的轴与平板的连接用普通螺拴带来的紧固质量差,特别是在汽车或钢结构运行过程中,连接部分的振动更容易使螺栓和螺母发生脱落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另一目的是解决窄小空间难以使用的问题。
技术方案如下:
U型拉铆钉,其特征是:设连接轴和平板的两个相同规格U型铆钉和四个相配合的套环,每个套环由装于Z向前端的法兰盘和后端的套环筒组成,每个U型铆钉包括U型两端头的与设置的旋转铆接器内套前端的螺孔连接的外螺纹段、与外螺纹段相邻的且与套环配合的环槽段以及U型底端的卡住轴的光杆U型段。
上述用于轴与平板的连接的U型拉铆钉,有关优化设计尺寸的选择如表1:对应U型拉铆钉的产品规格、被铆接平板厚度L4和轴直径D5分别为LMUC-T16-24、L4=19.1-31.8和D5=51;LMUC-T16-37、L4=31.8-44.5和D5=70时;其外螺纹段直径D1.1、外螺纹段长度L11、环槽段外径D1.2、环槽段长度L12、U型段直径D1.3、U型段长度L13、法兰盘直径D2.2、法兰盘厚度L2.2、安装孔直径D4.1的取值分别设计为表1中序号1、序号2的数值;其中:LMUC-T16表示规格16的U型拉铆钉;24,37表示标记铆接厚度 表1单位: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U型拉铆钉设有的环槽段与套环配合,即是U型拉铆钉采用套环塑性变形和铆钉紧紧相扣的方式固定,连接部分在运行中发生振动的情况下亦不会脱落;铆接后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彻底解决普通螺栓和螺母连接容易发生脱落而造成的安全隐患。2)旋转铆接器是一种专用于可重复使用拉铆钉的铆接器,U型拉铆钉设有与旋转铆接器相配合的外螺纹段,便实现了U型拉铆钉可重复使用的如下优点:①与现有拉铆钉比没有分离槽,不用拉断丢弃尾部拉槽段,减少了安装噪音污染和原材料的浪费。②当套环损坏,旋转铆接器可将它切割,保留U型铆钉再重复使用,节约了原材料。3)从两组U型拉铆钉的组成和布置特点,每个U型铆钉一次穿两根杆,四个旋转铆接器同时同步使用,可以一次铆接两组U型拉铆钉,不仅安装方便,且大大的提高了铆接效率。4)U型拉铆钉可以根据不同的轴的大小,设计出不同规格的U型拉铆钉,在铆接的时候可以省去螺栓连接时附加的一个面,即图7中平板4m。可在汽车和其它钢结构中的轴与平板的连接的较窄小空间使用。U型拉铆钉相比普通拉铆钉可用于轴和平板的连接,具有普通拉铆钉没有的优势。
(四)附图说明:
图1每组U型拉铆钉(包括一个U型铆钉1和两个套环2)结构示意图;其中沿+X方向侧图的铆接位置与图3相同,沿-X方向侧图的铆接位置与图4相同。
图2轴与平板的连接方法步骤1)示意图。
图3轴与平板的连接方法步骤2)示意图。
图4轴与平板的连接方法步骤3)示意图。
图5轴与平板的连接方法步骤4)示意图。
图6轴与平板的连接后结构示意图。
图7现有用普通螺拴的轴与平板连接后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用于轴与平板连接的U型拉铆钉,其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3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随机接入信道的前导初始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通信协议转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