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中型安全疏散引导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2773.3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3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宋珍;刘玉宝;梅志斌;董文辉;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03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中 安全 疏散 引导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工程学科中消防联动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大型商场、体育场馆、宾馆、办公楼、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各种紧急状态下的人员集中型安全疏散引导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大型公共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疏散引导系统分为非集中控制型系统和集中控制型系统两种。集中控制型系统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另一种是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其中,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由集中控制器和自带电源的应急灯具组成,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由集中控制器、集中应急电源和不带电源的应急灯具组成。
这两种系统在目前的工程应用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系统侧重于对灯具和电源的控制和管理功能,所以集中控制器不具备探测器接口,无法直接接收现场各种探测器信息作为安全疏散引导的启动信息,均要利用各种通讯接口与连接探测器的其他控制装置连接,间接接收现场探测器的状态信息,增加了安全疏散引导系统的响应时间,导致安全疏散引导的实时性降低,延长了人员安全疏散的反应时间。另外一旦探测器的控制装置出现故障或者控制装置与集中控制器之间的通讯线路出现问题,则集中控制型系统无法发挥正常作用,其使用效果会大打折扣。
2、由于对所有应急灯具、应急电源的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均在集中控制器上实现,所以对集中控制器的性能要求非常高,否则很难适用大型工程应用。
3、供电方式具有局限性。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的电源由于设计在每个灯具内,因此当系统中多个灯具的供电电源出现故障时,需要对每个灯具进行拆装维护,所以工程维修不方便,不利于工程维护和日常管理。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虽然电源独立,工程维护和管理很方便,但是一旦集中电源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供电,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4、集中控制器结构复杂,硬件成本高,在小规模工程中无价格优势,因此限制了集中控制型系统的安装使用场所。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集中控制型安全疏散引导系统的应用范围,影响了该系统的工程应用实效,同时也不利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防范与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集中控制型安全疏散引导系统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探测引导于一体、分散控制与集中控制相结合、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集中型安全疏散引导系统。
为实现发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集中型安全疏散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集中控制器、区域电源、探测器和应急灯具;其中,集中控制器与区域电源之间采用2总线,通过其端子连接区域电源的端子进行双向数据通讯,与探测器、应急灯具之间采用4总线进行双向数据通讯,所述应急灯具为应急照明灯和应急表示灯,所述区域电源的每一路输出前两项端子的输出线为通讯总线,其后两输出端子的输出线为电源总线,为现场的探测器和应急灯具提供电,各区域电源每一路输出端子通过其通讯总线分别接探测器的端子、应急灯具的对应端子,其电源端子通过其电源总线分别接应急灯具的对应端子,能实时巡检现场各探测器和各应急灯具的状态,通过通讯总线将现场状态信息上传至集中控制器,提示值班人员进行现场维修和处理。
所述的每台集中控制器可以连接控制和管理1~127台区域电源,每台区域电源有1~8路输出,每一路输出有4条总线,可以控制和管理1~254个探测器和应急灯具。
所述探测器和应急灯具共用同一电源总线,探测器和应急灯具的工作电源由区域电源提供。
所述区域电源为整个系统的中间环节,包括区域CPU电路、与区域CPU电路连接的通讯控制电路和电源管理电路,另外,还增设有与区域CPU电路连接的发码控制电路和回码接收电路,其回码接收电路的输出信号接区域CPU电路的输入端,由区域CPU电路输出信号经发码控制电路接至区域电源的通讯端子。
每台探测器采用两种类型传感器,其中有:火灾传感器为感烟传感器、感温传感器、感光传感器或感气体传感器,人员分布传感器为红外视频摄像传感器,可以实现火灾和人员分布复合探测。
本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新型的探测和应急引导控制采用共用总线技术,使探测与引导控制成为有机的整体,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了系统的响应能力,缩短了人员疏散的反应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27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