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1973.7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9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云;冀立新;章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莱德贝尔格曼华通物料输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8 | 分类号: | F16K5/08;F16K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输送系统用的圆顶阀。
背景技术
圆顶阀在物料输送中已经应用了30多年,传统的圆顶阀是一种充气式柔性密封半球阀(如附图1所示),它采用气缸5推动球冠形的阀瓣3以轴1为轴旋转来开启和关闭阀门,在阀门关闭时,通过气体通路2对阀体上的柔性密封圈4充气,使密封圈涨开,贴紧阀瓣表面来保持密封性能。在阀门关闭时,物料落在球冠形的阀瓣上,被阀瓣3挡住。在输送较高温度的物料时,热量会通过上述接触面传导到阀瓣上,继而传导到密封圈上。导致密封圈4加速失效,影响圆顶阀的寿命。为了降低温度,某些圆顶阀采用了向阀体中通入冷却水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附加一套水冷系统,加大了成本且不利于节水,一旦冷却水从阀体中泄漏,会污染物料并继而影响整个输送系统,还有可能使冷却水倒灌,危及设备安全。此外,球冠形的阀瓣3表面在运动中始终和密封圈4保持比较小的间距,物料在阀瓣3上的结垢凸起在阀瓣运动时与密封圈相互摩擦,会导致密封圈的加速磨损,降低了阀门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缺点,改进了阀瓣形状结构,力求减少橡胶圈磨损和传导到橡胶圈上的热量,提高圆顶阀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料输送用圆顶阀,阀瓣的顶面加工成为平面,在阀瓣顶面平面处向内加工一个圆盘状凹陷,并在凹陷处填充隔热材料。进一步阀瓣的密封面是经过表面处理的,这种表面处理包括抛光或电镀或涂覆防结垢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改变是圆顶的形状,(见附图3)所示。将阀瓣的球顶顶面切削掉一部分,只留下阀门关闭时的密封面,使阀瓣的顶面成为一个平面,这样,由于阀瓣运行中和密封圈的间距加大,即使结垢,也不至造成对密封圈的过大磨损;进一步地,可以在平面状的阀瓣顶面处向内加工一个圆盘状凹陷(见附图3),在凹陷处填充树脂水泥材料构成隔热层6。进一步防止热量传导到橡胶圈上;此外,可以在阀瓣的球面部分进行抛光、电镀以及涂覆特氟龙等防结垢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1)改进阀瓣顶面形状。2)在阀瓣表面覆盖特氟龙等难以结垢的材料或将球面部分电镀或抛光。3)使用有一定隔热效果的材料覆盖于圆顶阀与物料的接触部分。以上三点,与现有结构相比,减少了密封圈的磨损,降低了结垢,提高了密封性,减少了传导到阀瓣和阀体上的热量。避免了冷却水的使用,不但节水,降低设备造价,还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原有技术的圆顶阀剖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改进后的阀瓣的结构图。
图中:轴1,气体通路2,阀瓣3,密封圈4,气缸5,隔热层6,阀瓣密封面7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3,将圆顶阀内的半球形阀瓣3的球冠的一部分切除并加工出一个扁圆形的凹陷,在凹陷处填充水泥,构成隔热层6。由于物料与阀门的接触面主要在隔热层6的表面,所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从物料传导到密封圈4上的热量;同时,由于阀瓣在开合运动过程中,其大部分表面与密封圈存在较大距离,也减少了结垢对密封圈的磨损。若将阀瓣与密封圈接触的阀瓣密封面7进行抛光、电镀,使得结垢的附着力减小,垢块便难以长大,也便于垢块的脱落。这样即大大减少了结垢对密封圈的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莱德贝尔格曼华通物料输送有限公司,未经克莱德贝尔格曼华通物料输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19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缓冲器试验设备
- 下一篇:主动气流场控制式干平整粉尘清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