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广覆盖高效隔尘新风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61895.0 | 申请日: | 2011-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8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葛俊;张利红;董永森;王庆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3/28;F24F11/00;F24F1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覆盖 高效 新风 系统 | ||
1.一种智能广覆盖高效隔尘新风系统,包括有设置在机箱上的送风风道进风口、混合风道进风口、送风风道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机箱内的至少一个风机、环境采样装置、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内侧的过滤网、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出风口内侧的扫风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内侧和所述混合风道进风口内侧的活动风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机箱一个侧面的上部,所述风机水平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底部,而所述混合风道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机箱的顶面与所述风机相对的位置,所述送风风道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的对侧面与所述风机相对的位置;
所述环境采样装置包括有分别用于采集所述机箱内外的温湿度信号、空气洁净度信号、以及所述过滤网的状态信号的多路温湿度采集单元、多路空气洁净度采集单元、及过滤网状态采集单元;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环境采样装置、风机、活动风门组件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广覆盖高效隔尘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机构包括有通过扫风连杆联接的至少一排活动扫风挡片、与所述扫风连杆连接的扫风电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广覆盖高效隔尘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有:
扫风控制单元,与所述扫风电机相连;
风机控制单元,与所述多路温湿度采集单元和风机相连;
风门控制单元,与所述多路空气洁净度采集单元、过滤网状态采集单元、及活动风门组件相连;
风门旋转角度控制单元,与所述多路空气洁净度采集单元和活动风门组件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广覆盖高效隔尘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风门组件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混合风道进风口内侧的活动混风风门、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内侧的活动进风风门、以及风门执行电机,且所述活动混风风门和所述活动送风风门通过风门连杆机构成L型互锁连接,而所述风门执行电机则与所述风门连杆机构和风门控制单元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广覆盖高效隔尘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路温湿度采集单元包括有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出风口的室内出风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机箱顶面上靠近所述混风风道进风口处的室内混风温湿度传感器、室内混风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内侧面上的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
所述空气洁净度采集单元包括有分别设置在所述过滤网外侧和送风风道出风口处的多路空气洁净度传感器;
所述过滤网状态采集单元为设置在所述过滤网的内外两侧的分布式压力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广覆盖高效隔尘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为多褶皱过滤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广覆盖高效隔尘新风系统,其特征在在于,在所述机箱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控制面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广覆盖高效隔尘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箱上对应所述控制装置的位置还设置有可拆卸的控制门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广覆盖高效隔尘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通过设置在所述机箱顶面的开口与所述机箱可插拔地固定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广覆盖高效隔尘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数量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18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气管组件及其空调系统
- 下一篇:一种PTC暖风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