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疏水装置的直埋式蒸汽管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61871.5 | 申请日: | 2011-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7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兴;葛建中;丁巧芬;朱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苏夏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T1/00 | 分类号: | F16T1/00;F16T1/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疏水 装置 直埋式 蒸汽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设备,具体是一种带疏水装置的直埋式蒸汽管道。
背景技术
蒸汽管道属于热力管道的一种,主要用于采暖、通风、空调用汽、工业用气等方面。蒸汽流通时,常常会伴随着产生一些冷凝水,为了保障蒸汽管道的安全使用,这些冷凝水必须及时排除,现有技术通常都会在蒸汽管道上设置集水装置,但在管道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杂质,如焊渣、油污等,这些杂质容易被带入集水装置内。而目前市场的上用于直埋式蒸汽管道的疏水装置上均未设置有过滤设备,疏水管一般也只是采用从集水装置底部或侧面接出的方式连接,蒸汽管道与集水装置之间一般采用压制三通连接,这样的结构不但产品成本高,疏水效果不好,而且疏水管道易堵塞,直接影响到蒸汽管道的安全运行。而一旦疏水装置的集水罐发生堵塞,必须停汽把管道破开,方可对集水罐、疏水管进行清理疏通,直接影响了热网的正常供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杂质堵塞、能够及时疏水、稳定运行的直埋式蒸汽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疏水装置的直埋式蒸汽管道,包括工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管的底部下方设有集水罐,所述集水罐顶部与工作管的连通口设有过滤孔板,所述集水罐内插有疏水管。过滤孔板的增设可避免杂质进入集水罐,保障疏水管的正常工作,这一点对于无法拆卸清理的直埋式蒸汽管道,尤为重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工作管和集水罐外设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和工作管、集水罐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疏水管设置在保温层内,所述外套管上设有疏水管的进入管口,所述进入管口和集水罐之间的疏水管为圆弧形。这样结构的疏水管具有一定的柔性,即使由于温度发生变化,工作管产生位移或者疏水管自身产生一定的位移,也不会影响到疏水管正常工作,不会像从集水装置底部或侧面接出的疏水管那样,因为位移产生应力,使疏水管发生破裂或损坏。
所述疏水管插入集水罐内的进水口切割为斜口。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设为45°的斜口,进一步增大了疏水管的进水面积。
所述工作管和集水罐的连接部位设有加强筋,可采用圆钢补强焊接加强工作管和集水罐的连接处,与传统的采用压制三通整体焊接在供汽管道上的方式相比,减少了焊接的工作量,降低了产品材料的成本。
所述外套管和工作管外的保温层之间还设有空气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有效避免了直埋式蒸汽管道被杂质堵塞的现象,提高了疏水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增大了疏水装置的排水量,疏水效果好;提高了疏水管的柔性,使设备运行稳定;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介绍。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疏水装置由工作管1、集水罐2、过滤孔板3、疏水管4、外套管5、保温层6、空气层7等构成。所述外套管5设置在工作管1和集水罐2外部,外套管5和工作管1、集水罐2之间设置保温层6。外套管5与工作管1的保温层之间还设有空气层7。
所述工作管1的底部下方设置集水罐2,所述集水罐2顶部与工作管1的连通口设有过滤孔板3,过滤孔板3上钻有直径为6-8mm的孔若干个(均匀满钻),如图3所示。
所述外套管5上设有疏水管4的进入管口,疏水管4从进入管口插入工作管1和外套管5之间的保温层内,疏水管4底部插入集水罐2内,进入管口和集水罐2之间的疏水管4为适应管道形状设置成半圆形。所述疏水管4插入集水罐2内的进水口切割45°的斜口。
工作管1和集水罐2的连接部位通过圆钢补强的方式焊接加强筋8。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苏夏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苏夏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18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