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0610.1 | 申请日: | 201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8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代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伊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C1/14 | 分类号: | B25C1/14;B25C1/18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51219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644609***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钉器。
背景技术
业内周知,射钉器是以激发射钉弹,使弹内火药燃烧产生高压气体作动力,将高强度的射钉钉入混凝土、钢铁、砖砌体、岩石等硬质基体,作固定之用的手持工具。
目前已知的同类型射钉器,如YL603A型射钉器,包括发射体组件、送弹器组件、枪尾体组件和外套体,发射体组件、送弹器组件、枪尾体组件顺序连接,外套体通过卡铁固定在发射体组件外,但是卡铁固定需要压铁盖板和螺钉的配合才能固定,大大增加了射钉器的重量。发射体组件包括钉管、活塞筒、活塞杆、制动环和回簧,钉管后部与活塞筒前部连接,钉管后部设置制动环,活塞杆在钉管和活塞筒内滑动,射钉置于钉管内,由于钉管内没有固定射钉的装置,射钉在钉管内很容易滑落出来。送弹器组件包括弹室,弹室的四个角为直角,加工难度大。YL603A枪尾体组件为握把焊接在后盖上,后盖和握把的材质为钢材,大大增加了射钉器的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射钉器,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重量轻、外观美观大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射钉器,包括发射体组件、送弹器组件、枪尾体组件和外套体,发射体组件、送弹器组件、枪尾体组件顺序连接,外套体固定在发射体组件外,其中发射体组件包括钉管、活塞筒、活塞杆、制动环和回簧,钉管后部与活塞筒前部连接,钉管后部设置制动环,活塞杆在钉管和活塞筒内滑动,送弹器组件包括弹室,枪尾体组件包括握把和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管前端设置有卡圈,所述弹室的形状为矩形,四个角有圆弧形缺口,所述的枪尾体组件为整体塑料件,所述的外套体上开有一凹槽,外套体通过卡销固定在发射体组件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钉管前端设置卡圈,置于钉管内的射钉的运动被卡圈限制,卡圈起到了固定射钉的作用,增强了射钉器的安全性;将原来矩形弹室的四个直角用铣床铣成圆弧形缺口,注塑时用塑料填充这四个圆弧形缺口,减少了原有的弹室加工插床工序,降低了矩形弹室的加工难度;枪尾体组件改为整体塑料件,握把和后盖合二为一,减轻了射钉器的重量,外观美观大方,使用更加方便;采用卡销固定外套体和发射体组件,降低了射钉器的重量,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发射体组件;2、送弹器组件;3、枪尾体组件;4、外套体;11、钉管;12、活塞筒;13、活塞杆;14、制动环;15、回簧;16、卡圈;21、弹室;31、握把;32、后盖;41、卡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定相爱以下实施例中。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射钉器包括发射体组件1、送弹器组件2、枪尾体组件3和外套体4,发射体组件1、送弹器组件2、枪尾体组件3顺序连接,外套体4通过卡销41固定在发射体组件1外,其中发射体组件1包括钉管11、活塞筒12、活塞杆13、制动环14和回簧15,钉管11后部与活塞筒12前部连接,钉管11后部设置制动环14,活塞杆13在钉管11和活塞筒12内滑动,钉管11前端设置有卡圈16,参见图2,送弹器组件2包括弹室21,弹室21的形状为矩形,四个角有圆弧形缺口,枪尾体组件3包括握把31和后盖32,握把31和后盖32合二为一,为整体塑料件。
本实用新型在钉管11前端设置卡圈16,置于钉管内的射钉的运动被卡圈限制,卡圈起到了固定射钉的作用,增强了射钉器的安全性;将弹室21的四个直角用铣床铣成圆弧形缺口,注塑时用塑料填充这四个圆弧形缺口,减少了原有的弹室加工插床工序,降低了矩形弹室的加工难度;枪尾体组件3改为整体塑料件,握把31和后盖32合二为一,减轻了射钉器的重量,外观美观大方,使用更加方便;采用卡销41固定外套体4和发射体组件1,降低了射钉器的重量,结构更加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伊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宾伊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06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手位置检测装置以及机械手系统
- 下一篇:那可丁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