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线退火冷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0343.8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2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洪步芳;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金力铜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2F1/08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44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线 退火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退火冷却机,尤其是铜线退火冷却机。
背景技术
目前,铜线生产行业中对于经过拉拔后的铜线,通常仅仅只是对铜线进行退后操作,经退火处理过后的铜线通常铜线的表面温度还是较高,非常容易造成对收线装置的损伤,铜线退火处理需要在完成退火后对铜线进行进一步冷却来完善此项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铜线退火冷却机,对铜线进行退火以及冷却等较为完善的处理,使得送入收线装置的铜线的表面温度控制在较为适宜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铜线退火冷却机,其包括有退火冷却机机身表面平放设置的退火盒,退火冷却机的进线、送线端分别设置的导线轮,上述退火盒的下游与送线导线轮的上游间依次平放设置有水冷却盒与气冷却盒,退火盒、水冷却盒、气冷却盒的盒底分别设有若干退火液进孔、冷却水进孔、冷却气进孔。
进一步地,上述退火盒、水冷却盒与气冷却盒均以机身表面为盒底,盒顶设为翻盖,且进线管和出线管设置在相对的两盒壁处。
进一步地,上述退火冷却机机身表面在铜线输送转向处均设有导线轮。
进一步地,上述退火盒盒底在铜线输送线路上设置有等间距的四个铜线固定块,固定块设有能使铜线通过的模孔。
进一步地,上述水冷却盒盒底在铜线输送线路上设置有等间距的四个铜线固定块,固定块设有能使铜线通过的模孔。
进一步地,上述气冷却盒盒底在铜线输送线路上设置有等间距的两个铜线固定块,固定块设有能使铜线通过的模孔。
进一步地,上述退火盒设有三个退火液进孔,退火液进孔和固定块交叉排列。
进一步地,上述水冷却盒设有三个冷却水进孔,冷却水进孔和固定块交叉排列。
进一步地,上述气冷却盒设有两个冷却气进孔,分别设置在固定块所在的盒底,固定块块身设有一个和冷却气进孔相匹配的洞孔,冷却气进孔通至固定块内部的模孔。
本实用新型在铜线退火盒的下游增设了水冷却盒以及气冷却盒,首先铜线在退火盒内经过退火液喷洒完成退火工序后,然后在水冷却盒内对铜线喷洒冷却水进行初步冷却,最后在气冷却盒内对铜线喷射冷却气进行二次冷却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铜线经过两次冷却处理,使得铜线的表面温度控制在较为适宜的温度,为下游铜线的收线装置提供较为良好的工作环境,起到了保护了下游设备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案例铜线退火冷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案例退火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案例水冷却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案例气冷却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A方向的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施案例铜线退火冷却机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铜线退火冷却机,其是由退火冷却机机身1、主功能单元退火盒2、水冷却盒3、气冷却盒4以及6个导向轮11~16构成的。其中导向轮11是铜线进线导向轮,导向轮16是铜线送线导向轮,导向轮12~15均为铜线在本实用新型铜线退火冷却机内输送转向处,退火盒2、水冷却盒3、气冷却盒4设置在退火冷却机机身1表面的导向轮11与导向轮16之间,并且退火盒2、水冷却盒3、气冷却盒4为上游至下游的依次顺序关系,退火盒2、水冷却盒3与气冷却盒4均以机身1表面为盒底。
图2为本实施案例退火盒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并结合图1,退火盒2以机身1表面为盒底、盒顶设为翻盖21,退火盒2在进线处和送线处分别设有进线管223和送线管221,盒身22内在盒底铜线输送线路上设有4个铜线固定块23和3个退火液进孔24, 4个铜线固定块23等间距得设置在盒身22内,3个退火液进孔24分别插入4个铜线固定块23的相邻固定块23之间。其中,固定块23均设有能使铜线通过的模孔231。
图3为本实施案例水冷却盒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并结合图1,水冷却盒3,以机身1表面为盒底、盒顶设为翻盖31,水冷却盒3在进线处和送线处分别设有进线管321和送线管323,盒身32内在盒底铜线输送线路上设有4个铜线固定块33和3个冷却水进孔34, 4个铜线固定块33等间距得设置在盒身32内,3个冷却水进孔34分别插入4个铜线固定块33的相邻固定块33之间。其中,固定块33均设有能使铜线通过的模孔3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金力铜材有限公司,未经铜陵金力铜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03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条机后车传动带轮轴安装支座
- 下一篇:萃取废白土残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