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胶水口脱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0294.8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8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占沉香;刘建雄;柳求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87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水 脱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胶水口脱模结构,特别是指一种采用锥形脱模顶针的软胶水口脱模结构改进方案。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制作软胶包硬胶或纯软胶类电子产品的注塑模具种类也是日益增多,注塑模具的脱模顶针设计也各不相同。其中一种是对于软胶水口脱模时使用锥型脱模顶针,即脱模顶针针头为钝头锥体,针体为圆柱体。但脱模时,脱模顶针顶出后,水口料包覆并粘附在脱模顶针针头上且不易脱模,必须由人工用剪钳夹去粘附在脱模顶针上的水口,增加了人力投入,不能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且使生产周期变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胶水口脱模结构,以利于降低人工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并提高生产稳定性。
根据上述目的设计了一种软胶水口脱模结构,包括脱模顶针,该脱模顶针位于注塑模具的动模上并与动模上的流道相配合,所述的脱模顶针由圆柱形针体和钝头扁锥形针头组成。
所述钝头扁锥形针头的底面长与圆柱形针体的直径等长,钝头扁锥形针头的底面宽小于圆柱形针体的直径、大于圆柱形针体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钝头顶针针头由钝头锥体改为纵截面呈三角形的钝头扁形锥体,使脱模过程中水口料对脱模顶针的全方位大面积包覆改变为两侧下伸式包覆即帽耳式包覆,在大幅减少水口料对脱模顶针包覆面积的同时,充分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水口料因开模降温自然收缩,令粘附在脱模顶针上水口料的两耳自动张开后自然脱落。脱模顶针顶出后,水口料自然脱落,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和生产周期大幅度缩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脱模顶针针头部的立体形状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水口料对脱模顶针的包覆状态示意图;
图3是水口料对本实用新型脱模顶针的包覆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脱模顶针与动模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旨是通过改进顶针前端的形状,并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促使粘附在脱模顶针上的水口料自行脱落,从而实现减少人工用量,提高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的目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胶水口脱模结构,包括脱模顶针1,该脱模顶针1位于注塑模具的动模2上并与动模2上的流道相配合,所述的脱模顶针1由圆柱形针体11和钝头扁锥形针头12组成。其中,圆柱形针体11及其位置与现有技术完全一致,与圆柱形针体11一体成型的钝头扁锥形针头12的纵截面呈三角形,该扁锥形针头的底面长与针体的直径等长,扁锥形针头的底面宽小于针体的直径、大于针体的半径,即底面的形状为近似矩形。由此,一改脱模过程中水口料对顶针的全方位大面积包覆为两侧下伸式包覆即帽耳式包覆,在大幅减少水口料对脱模顶针包覆面积的同时,充分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水口料因开模降温自然收缩,令粘附在脱模顶针上水口料的两耳自动张开后自然脱落。脱模顶针顶出后,水口料自然脱落,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和生产周期大幅度缩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0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双螺杆连续混炼挤出机
- 下一篇:一种安装有油排机构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