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步行式插秧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60137.7 | 申请日: | 2011-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6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忠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马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步行 插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苗床(日文:苗マツト)载苗压座的步行式插秧机,该苗床推压件被设置成从载苗台的下部起与载苗面大致平行地向上方延伸,按压载置在上述载苗面上的苗床以防止该苗床的倒塌。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步行式插秧机,在载苗台的下部设置左右支承板,在这些左右支承板上横架平板构件,在该平板构件的左右规定位置上,以相对于载苗面能够调节高度的方式设置与各条对应的与载苗面平行的苗床推压件,并且在上述平板构件的下方,以相对于载苗面能够调节高度的方式设置防止苗倒下的上述推苗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3-16012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专利文献1示出的步行式插秧机中,由于是分别独立地调节苗床推压件和推苗棒的高度的结构,因此它们的调节变得麻烦。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苗床推压件和推苗棒的高度调节不麻烦的步行式插秧机。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上述那样的问题,接着,说明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技术方案1所述的步行式插秧机具备苗床推压件,该苗床推压件被设置成从载苗台的下部起与载苗面大致平行地向上方延伸,对载置在上述载苗面上的苗床进行推压,从而防止该苗床的倒塌,其中,上 述苗床推压件从推苗棒延伸设置,该推苗棒横架在距上述载苗面规定高度的位置。
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步行式插秧机中,上述推苗棒可转动地由立设于上述载苗台的左右两侧的支承板支承,并且安装成能够相对于上述载苗面调节高度和角度。
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步行式插秧机中,将对上述推苗棒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上述支承板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起到以下示出的效果。
在技术方案1中,通过调节推苗棒的高度,能够同时进行苗床推压件的高度调节,它们的调节不麻烦。另外,在将多条苗床推压件设置成从推苗棒延伸的情况下,不需要对每条苗床推压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高度调节不麻烦。并且,使苗床推压件的高度对齐变得简单。
在技术方案2中,能够调节推苗棒的高度和角度,因此能够将推苗棒配置于适当的位置,能够可靠地防止苗床的倒塌。另外,苗床的取出变得容易。
在技术方案3中,在调节推苗棒的高度、角度时,苗床上的苗叶不会碍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步行式插秧机1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右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步行式插秧机1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步行式插秧机1的传动机构9的图。
图4是表示载苗台61的下部的左侧和右侧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载苗台61的下部的左右中央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载苗台61的下部的结构的右侧视图。
图7的(a)是表示右高度调节板250R和右角度调节板260R的结构的立体图,(b)是表示左高度调节板250L和左角度调节板260L的结 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中高度调节板250C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支承构件230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苗止动器240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1的(a)是表示苗止动器240的结构的俯视图,(b)是表示苗止动器240的结构的右侧视图,(c)是Ⅰ-Ⅰ的剖面向视图,(d)是Ⅱ-Ⅱ的剖面向视图。
图12的(a)是表示中左嵌合部244L的结构的立体图,(b)是表示左嵌合部243L的结构的立体图,(c)是表示左嵌合部243L的结构的右侧视图。
图13的(a)是苗止动器240的作用位置的右侧视图,(b)是苗止动器240的退避位置的右侧视图。
图14的(a)是表示右调节手柄262R与抵接部261a相抵接的状态的右侧视图,(b)是表示右调节手柄262R与抵接部261b相抵接的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15的(a)是表示通过保持部252d保持推苗棒231的状态的右侧视图,(b)是表示通过保持部252a保持推苗棒231的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反冲起动器的拉拽用的绳索的引出方向的右侧视图。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反冲起动器的拉拽用的绳索的引出方向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辊的结构以及该辊相对于机体的支承结构的分解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马株式会社,未经洋马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01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