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化分析仪流动比色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9992.6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0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延涛 |
主分类号: | G01N21/05 | 分类号: | G01N21/0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毕志铭 |
地址: | 1581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化 分析 流动 比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剂科专用的生化分析仪流动比色皿,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流动比色皿是在医学临床检验中经常使用的器械,现有的流动比色皿容易在测量时操作不当的情况下易使空气进入样品室而产生气泡,测量的结果就会产生误差,另外由于样品室的容积比较大,造成了样品试剂消耗量大,极易出现滞留液过多从而造成连续测量中的交叉污染,直接影响到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另外对比色皿温度的控制力不够和窗口对波长的限制影响了比色皿的兼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减小生化分析仪在测量的过程中气泡和交叉污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而提供了一种生化分析仪流动比色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化分析仪流动比色皿包括比色皿本体,所述生化分析仪流动比色皿还包括进样管、出样管、第一石英玻璃窗口镜片、第二石英玻璃窗口镜片,所述比色皿本体的一侧设有进样管导孔,与进样管导孔所在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设有出样管导孔,所述比色皿本体的内部设有样品室,样品室位于比色皿本体的对称中心且样品室的中心线与比色皿本体的上述两侧面垂直;样品室的一端通过L形槽与进样管导孔相通,进样管导孔与进样管连通,样品室的另一端通过出样管导孔与出样管连通,进样管固定在比色皿本体的下端面上,出样管固定在比色皿本体的上端面上;在比色皿本体的进样管导孔处设有第一石英玻璃窗口镜片,在比色皿本体的出样管导孔处设有第二石英玻璃窗口镜片,在比色皿本体的下端面上设有传感器插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进样管导孔通过L形槽与样品室相通,使得样品室内液体流动无死区,被测样品在测量过程中直接冲刷两侧窗口镜片,使样品残留液降到最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使其做成50uL~70uL的样品室,具有容积小,所以在连续测量中最大限度的可以克服交叉污染的影响,保证测量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而且样品下进上出的结构可保证样品室内的气泡能够最快速地排出,在传感器插槽安装温度传感器,可以在不同条件的因素下对比色皿进行良好的控温,符合样品测试的要求,比色皿两侧窗口镜片采用石英玻璃可 以透过340nm~750nm中的不同波长,实现了良好的兼容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样品室容积小,样品微量,样品室无死区,有防气泡功能,样品残留液极少,减少了交叉污染影响,而且比色皿控温情况良好,窗口镜片可以透过的波长范围宽,加工简单,上述优点使得测量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大为提高,适应范围更广。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测量液体样品浓度的微量流动比色皿,主要用于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部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生化分析仪流动比色皿包括比色皿本体10,所述生化分析仪流动比色皿还包括进样管1、出样管7、第一石英玻璃窗口镜片3、第二石英玻璃窗口镜片5,所述比色皿本体10的一侧设有进样管导孔2,与进样管导孔2所在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设有出样管导孔6,所述比色皿本体10的内部设有样品室4,样品室4位于比色皿本体10的对称中心且样品室4的中心线与比色皿本体10的上述两侧面垂直;样品室4的一端通过L形槽11与进样管导孔2相通,进样管导孔2与进样管1连通,样品室4的另一端通过出样管导孔6与出样管7连通,进样管1固定在比色皿本体10的下端面上,出样管7固定在比色皿本体10的上端面上;在比色皿本体10的进样管导孔2处设有第一石英玻璃窗口镜片3,在比色皿本体10的出样管导孔6处设有第二石英玻璃窗口镜片5,在比色皿本体10的下端面上设有传感器插槽8。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在比色皿本体10的上端面上设有用于测温的凹形槽9。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工作原理:测量时当被测样品通过进样管1进入比色皿后,经过进样管导孔2传输到这一侧的第一石英玻璃窗口镜片3处,进入样品室4,再从另一端的样品室4圆孔经过第二石英玻璃窗口镜片5传输至出样管导孔6,经过出样管7排出,生化分析仪的光束能透过第一石英玻璃窗口镜片3和第二石英玻璃窗口镜片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延涛,未经李延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9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广告牌
- 下一篇:一种毛细管粘度计的自动计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