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轧钢机用轧辊四排圆柱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8049.3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6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权策;祁佰忱;毛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曼海特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7 | 分类号: | B21B31/07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田文英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钢机 轧辊 圆柱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轧制金属带材的轧机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轧钢机的轧辊滚动轴承,尤其是一种轧钢机用轧辊四排圆柱轴承。
背景技术
现阶段,轧钢机轧辊滚动轴承取代了胶木瓦支承,使轧制的速度和精度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轧辊采用滚动轴承后还存在一个很大问题,就是轧辊的止推轴承还没有一个较好的结构形式,比如: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该类轴承有两列滚动体,宽度较大,适宜在高速中等轴向负荷条件下工作,因其在承受轴向力时只能一列受力,故其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小。又比如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该类轴承轴向负荷较大,但在使用中存在很多缺点,①极限转速低,不能适于高速轧制;②滚子大端面与中挡边是滑动磨擦,在瞬间轴向力很大时,轴承极易出现烧伤;③该类轴承宽度尺寸很大,占用轴承箱很大空间,使轴承箱的体积增大;④该类轴承既承受径向力又承受轴向力时,由于其内圈不能与辊径紧配合,在轧制时容易出现抱轴、烧轴现象,这是现有轧机用止推轴承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设计一种轧钢机用轧辊四排圆柱轴承,这种轴承能够承受较重的径向载荷,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滚子的数量,并且从根本上消除滚道划伤的现象,用以克服现有轧机用轴承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轴承由外套圈、外套环、外挡圈、滚子、保持器和内套圈组成,外套圈为圆筒形,其径向有油眼通孔,通孔处内壁有环形凸台,外套圈有两件,两外套圈之间安装有外套环,外套环为圆环形。外挡圈为圆圈形,外挡圈设在两外套圈的外侧,用以挡滚子。滚子为中间带孔的圆柱形,滚子通过轴肖和相应的保持器安装在一起,保持器为两带轴肖孔的薄圆圈片,滚子、保持器安装在外套圈和内套圈之间。内套圈为圆筒形,内套圈供往轧机轴上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安装、清洗、维修方便,能够承受较重的径向载荷,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滚子的数量,并且能从根本上消除由于滚子从外环缺口打入带来的划伤滚道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该轧钢机用轧辊四排圆柱轴承平面图。
图中,1为外套圈、2为外套环、3为外挡圈、4为滚子、5为保持器、6为内套圈、7为通孔、8为轴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轧机用轴承由外套圈1、外套环2、外挡圈3、滚子4、保持器5和内套圈6组成,外套圈1为圆筒形,其径向有油眼通孔7,通孔7处内壁有环形凸台,外套圈1有两件,两外套圈1之间安装有外套环2,外套环2为圆环形。外挡圈3为圆圈形,外挡圈3设在两外套圈1的外侧,用以挡滚子4。滚子4为中间带孔的圆柱形,滚子4通过轴肖8和相应的保持器5安装在一起,保持器5为两带轴肖孔的薄圆圈片,滚子4、保持器5安装在外套圈1和内套圈6之间。内套圈6为圆筒形,内套圈6供往轧机轴上安装。
本实用新型所有部件均为钢制件,其可以做成不同形式的双数列轴承,但相应零件要适当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曼海特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曼海特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8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披覆有布体的植生装置
- 下一篇:具有压敏传感器的触摸输入器件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