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消除静电的上盖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7516.0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0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庄素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素珠 |
主分类号: | B65D73/02 | 分类号: | B65D73/02;B32B27/06;B32B27/30;B32B27/1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孟阿妮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消除 静电 上盖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盖带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消除静电的上盖带结构。
背景技术
其中,该方法应用于包装、运输和机器手臂自动取出载带上的电子组件,组装在电路板上,更特别是,本发明针对用于均匀的密封和剥去上盖带消除静电和节约静电剂更有效的保护电子组件的结构和方法。
电子零组件运送带(电子零组件运送体、被动组件)的封带滚动条是通过自动零组件馈送机等,将电子零组件置入与原件配合的载带上的凹槽里,在载带的上面覆盖一层塑料厚度在50-60微米的上盖带,通过热力棒让上盖带与载带黏合在一起具密封性,卷成滚动条状予以运送。这种技术一般采用封带机进行的,在使用电子零组件的过程中,需要将卷成滚动条状的电子零组件,通过运送带将上盖带剥开,再用机器手臂拿出置于载带的凹槽里面的电子零组件,在电路板上进行安装,这种自动安装系统已成为这个行业的主要趋势。
按照现有的方法只能上面产生的静电由上表层消散,下面产生的静电由下表层消散;对于使用在这一电子零组件的上盖面所要求的功能,具体而言,有:
1.对于上盖带与载带的黏合强度要在一定的范围内(20g-80g,且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需在20g以内)。
2.在热压的环境下能得到剥开上盖带强度的稳定性,且不论温度或黏合对象如何均能得到适当的黏合力。
3.要能避免机器手臂以0.015秒/pc(目前最快)剥开上胶带,拿出凹槽里面的电子零组件,此时因会产生静电,所以要想把静电排出就要让剥开上盖带的速度在0.015秒/pc以下,才不会出现因静电产生而使电子零组件故障,或因静电产生而使上盖带黏住零件,造成机械手臂无法正确捉着零件的安装而产生不当制程的损坏等。
由于现在电子零组件越来越小,对静电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原有的产品防静电的策略也比较多,但效果不好,举例如下;
1.原有的产品在上盖带的表层和底层加入一般型的抗静电剂、导电塑料、微小颗粒金属等,加入一般型的抗静电剂以后,上盖带与载带之间的黏合性好但是抗静电的效果不好;
2.加入导电塑料以后上盖带和载带之间的抗静电好,但是黏合性不好,而且价格高;
3.加入微小颗粒金属以后,上盖带和载带之间的抗静电好,但是黏合性强度效果不好;因此无法满足一般要求强度高低在20g以下,而且价格高。
另外,上盖带与载带黏合的效果采用一种塑料黏合性最好,但加入抗静电剂以后想要达到防静电好、剥开上盖带强度均匀,现有技术是很难做到;原来的做法是将约700mm全幅宽的上盖带薄膜,实施上、下两面的抗静电涂布后再切成5.3mm及9.3mm等细条的上盖带产品,其中因分条的边侧端面无抗静电剂,形成上、下层的绝缘断层现象,只有上下两面分别有导静电的效果,这样做的话会像在下层涂布质量较好的抗静电剂以求得较好的导电效果,会直接影响热封层与载带的热封稳定的效果。
且,因经热封后静电剂会混入热封层的胶中,导致撕开上盖带时会产生静电的原因,且静电只能靠热封层的下表面排除;当机器手臂自动揭开上盖带的时候两边的热封线撕开力不均匀而导致载带震动后电子零组件会掉落或者位置会跑掉,从而导致漏工程和不良。
现有电子零件的载带上端所黏覆的上盖带,因其制作工艺中须将700mm全幅宽的上盖带薄膜实施上、下两面的抗静电涂布后再切成5.3mm及9.3mm等细条的上盖带产品,其中因分条后的细条上盖带两边侧端面在被切割时形成无抗静剂层,形成上、下层的绝缘断层现象,只有上下两面虽有导静电的效果,但,热封层下表面的防静电层受上盖带两边侧端面无抗静剂的断层影响而无法快速排出静电,因而造成静电使装载的电子零件有受损。
盖带的四层结构,是由基材、连接层、热熔胶层、防静电剂层,都是公知技术,而采用PVC和PE复合树脂材料所构成的连接层也是公知技术;
上下两表面层含有防静电剂层的结构,此技术结构方式显示于美国专利US5,208,103(请参阅附件图一,是摘自该案的第二图)及US6,709,702(请参阅附件图二,是摘自该案的第一图)上;及日本特许出愿公开番号JP2001-171727的专利及台湾发明专利第200538282号上;
参见现有技术公开的内容,虽显见有于上下两表面层涂布有防静电剂层的结构,但,其中两端边侧面在前置作业时,在整片板面上再切割成条状上盖带时,受到切割因素,而致两端边侧面的防静电剂层为断层式(即绝缘)无连续性,因而造成静电消散无法有效排导延出,为其技术缺失者。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素珠,未经庄素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75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颗粒燃料输送装置
- 下一篇:煮制食品出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