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网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57461.3 | 申请日: | 201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9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郝子龙;朱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晶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9/30 | 分类号: | F27B9/30;H01L3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李辰 |
| 地址: | 2237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的悬挂式烧结炉的网带。
背景技术
烧结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中一个传统的工艺过程,即将印刷在电池片表面的粉体导电浆料与硅基材料烧结为一个整体,形成欧姆接触,实现太阳能电池片电流导出的目的。目前常用的烧结设备为链式烧结炉,链式烧结炉中用于传送电池片的传送带采用特殊金属编制成网状,一般称之为网带。电池片通过这种传统的网带传送且经过长时间烧结后,将产生以下缺陷:
1.电池片的铝背场在熔融状态下容易吸附网带上的杂质;
2.网带的支点上容易残留电池片铝背场的铝刺,且电池片铝背场上也将产生铝刺,影响电池片的光电转换率(光电转换率即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3.由于电池片与网带的接触点较多,将导致电池片背面的粉体导电浆料无法均匀地接受到红外灯管的辐射,以至于烧结不均匀,且在电池片的铝背场面留下支点印,影响硅片的烧结质量和外观质量;
4.由于电池片与网带的接触点较多,还将导致电池片的铝背场中的有机物的有效挥发受到影响。
现有的解决方案为:在现有的烧结炉网带用于传送电池片的传送面上设置有凸起的支撑点,用以支撑电池片,防止网带与电池片大面积接触。但是采用这样的支撑方式,仍不能根本解决网带与电池片的背场存在接触而产生的上述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不与太阳能电池片的铝背场面接触的网带,以提高电池片的烧结质量和外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与太阳能电池片的铝背场面接触的网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网带,包括由金属丝编制成的本体,所述本体沿传送方向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物料传送部分,所述物料传送部分由下凹的支撑杆按照一定的间距垂直于所述本体的传送方向排列而成,所述支撑杆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相邻的两个支撑杆分别朝相对方向倾斜一定角度。
优选地,所述角度为锐角。
优选地,所述相邻的两个支撑杆的两对自由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本体的同一点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呈形。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呈形。
优选地,所述开口垂直于所述本体的传送方向的距离为156mm~165mm。
优选地,所述相邻支撑杆的底部之间的间距为15mm~30mm。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采用双股螺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将现有技术中平板状的网带本体沿网带的传送方向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物料传送部分,所述物料传送部分由下凹的支撑杆按照一定的间距垂直于所述本体的传送方向排列而成,所述支撑杆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当电池片通过这种网带进行传送时,电池片的边缘与所述下凹的支撑杆接触,避免了电池片的铝背场面与所述支撑杆接触,从而有效防止了电池片的铝背场面受到破坏,保证了电池片的外观质量;且所述支撑杆之间保持了一定的间距,以保证电池片的铝背场面不受支撑杆的遮挡,从而均匀地接受到红外灯管的辐射,保证了烧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网带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网带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网带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网带的左视图;
图5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网带传送电池片时的主视图。
其中:1、本体;2、开口;3、物料传送部分;31、支撑杆;4、电池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晶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晶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74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熔化炉废气喷淋塔的可调式喷水架
- 下一篇:可快速装拆的连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