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管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6939.0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1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缪全龙;黄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英仕卫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9/00 | 分类号: | F16L1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管接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连接件,特别指一种连接管,与连接管的接头结构相关。
背景技术
一种常见的用于连接供水管与出水终端(如龙头、花洒等)的连接管,其外层是采用金属或不锈钢编织层,内层为塑料或橡胶制成的内软管,该连接管的一端成型有配合出水终端的接口,另一端则连接一螺母,利用螺母与供水管或角阀连接,通常该螺母与连接管是一体的,因此在安装时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以台盆龙头为例,如图1所示,安装时必先将一牙管装入龙头底部,将一根连接管与龙头连接后,再将锁紧螺母螺入牙管,接着将另一根连接管由底部伸入与龙头连接,最后再使用扳手将两连接管的螺母与供水管或角阀连接,整个装配过程需按照前后顺序进行,如果装配顺序不对,只能拆下重装,装配比较繁锁。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习用连接管装配上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连接管接头结构,大大方便连接管的连接与装配,而且操作性好。
本实用新型采如下技术方案以达上述目的:
一种连接管接头结构,包括有连接管主体,该连接管主体至少一端上可拆的连接有螺母接头。
该连接管主体至少一端上形成有结合部,该结合部的外壁绕圆周陷入一环凹槽,该螺母接头可拆的套设在连接管主体的结合部上,螺母接头的中部贯设有通孔,通孔的端口上形成挡垣,通孔的内壁上设有螺纹。
一C型卡环扣入连接管主体结合部的环凹槽内并顶抵于螺母接头的挡垣。
该螺母接头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凸筋。
采用上述结构,连接管的主体与螺母接头采用这种可拆的配合,可方便连接管的装配,简化安装,进而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连接管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说明。
如图2、3所示,一连接管,包括有连接管主体1以及可拆连接主体1的螺母接头2,该连接管主体1与习用连接管类似,其外层同样可采用金属、塑料或不锈钢编织层,内层为塑料或橡胶制成的内软管,本实施例中该连接管主体1的一端上成型有与出水终端(如龙头、花洒等)对应配合的接口11,另一端形成一结合部12,该结合部12的外壁绕圆周陷入一环凹槽121,具体应用时也可以将连接管本体1的两端都设为结合部12;该螺母接头2可拆的套设在连接管主体1的结合部12上,螺母接头2配合结合部12在中部贯穿的设有通孔21,通孔21的端口上形成一挡垣22,通孔21的内壁上设有螺纹23,外壁上间隔设有凸筋24。连接时,将连接管主体1的结合部12伸入螺母接头2的通孔内,藉由一C型卡环3扣入结合部的环凹槽121内并顶抵于螺母接头的挡垣22,即可将螺母接头2与连接管主体1连接在一起,之后在螺母接头2内置入垫片4用手转动螺母接头就可与供水管或角阀进行连接,无需使用工具,从而实现无工装快速安装,反之,将C型卡环3取下就可将螺母接头2从连接管主体1上拆下,操作十分轻便简单。
连接管的主体与螺母接头采用这种可拆的配合,就台盆龙头来说,牙管、连接管和锁紧螺母可以不按先后顺序与龙头连接,最后将螺母接头2与连接管主体1连接即可,操作起来更简单便利,无需使用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英仕卫浴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英仕卫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6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