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电液推杆的游梁式抽油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56524.3 | 申请日: | 201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5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平;孙宝江;师广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斯巴特电力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维斗 |
| 地址: | 250353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推杆 游梁式 抽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油机,具体是指一种采用电液推杆的游梁式抽油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石油开采设备中,机械采油井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游梁式抽油机是应用最普遍的石油开采机械之一,占总机械采油的80%以上。全国产油量70%以上是靠游梁式抽油机来完成的。同时游梁式抽油机也是油田高耗能设备之一,用电量约占油田开采总用电量的50%以上。游梁式抽油机采油系统效率比较低,据调查一般在50%左右。油田抽油机负载是时变负载,具有动、静负载混合的特征。初始起动状态要求拖动电机的起动力矩是抽油机额定扭矩的3-4倍甚至更大,起动力矩是游梁式抽油机选配电机的首选要素。如以起动力矩选配电机,则运行负载功率远小于电机额定功率,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过剩的配置功率使抽油机的无功损耗增加,提高了整个采油工艺的生产成本,能源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的降低了采油成本、能耗较低的采用电液推杆的游梁式抽油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采用电液推杆的游梁式抽油机,包括支架和游梁,游梁的一端设有驴头,所述的游梁的另一端设有配重,所述的配重在设在游梁上的配重控制装置控制下可伸展和缩回,所述的游梁设有配重的一侧设有电液推杆。
采用以上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抽油机头上行程时,电液推杆向下牵引,同时配重控制器将配重推出使配重矩增加,油井载荷与配重不再平衡,此时抽油机头在配重的作用下向上运行带动油杆做功,完成原油抽取功能。此过程电液推杆的作用是控制油杆提升速度,保证匀速运行,另一功能是油井载荷变重时维持油杆提升速度,保证上行程运行完成1/2冲次的做功;在抽油机头下行程时,电液推杆向上举升,同时配重控制器将配重收缩使配重矩减少,油井载荷与配重再次失衡,此时抽油机头在油杆自重作用下向下加速运行,完成油泵汲取过程。此过程电液推杆的作用是控制油杆下降速度,维持匀速运行,保证下行程运行完成1/2冲次的做功。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液推杆设在游梁上的电液推杆支点位置的设置具有如下特征,所述的电液推杆支点到游梁支点的距离为游梁支点到驴头距离的1/8~1/2。
较佳的,所述的电液推杆支点到游梁支点的距离为游梁支点到驴头距离的1/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抛弃了传统的能量转换模式——“先将电能转变为旋转运动,再通过机械方式转变为直线往复运动”,而采用电液推杆将电能直接转变为推杆直线往复运动,提高了抽油机的机械效率,而且能实现抽汲参数无级调整,进而能根据采油的需要调整悬点运动规律,为智能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有效降低启动载荷,降低机型重量,克服了“大马拉小车”现象,节能效果可达50%以上,大幅降低油田开采成本和抽油机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电液推杆的游梁式抽油机上行程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电液推杆的游梁式抽油机下行程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配重,2、配重控制装置,3、游梁,4、驴头,5、支架,6、电液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附图1和图2中所示,一种采用电液推杆的游梁式抽油机,包括支架5和游梁3,游梁3的一端设有驴头4,所述的游梁3的另一端设有配重1,所述的配重1在设在游梁3上的配重控制装置2控制下可伸展和缩回,所述的游梁3设有配重1的一侧设有电液推杆6;所述的电液推杆6设在游梁3上的电液推杆支点位置的设置具有如下特征,所述的电液推杆支点到游梁支点的距离为游梁支点到驴头距离的1/4。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斯巴特电力驱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斯巴特电力驱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65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