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脂钻脱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6466.4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8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军 |
主分类号: | B29C51/44 | 分类号: | B29C51/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钻加工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树脂钻脱钻机。
背景技术
树脂钻,是指用合成树脂,由人工合成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材料,通过模种复模,加热使其熔融或软化的温度范围内,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目前,普遍应用在树脂钻注型中的模种为硅胶模。其成型工艺如下:将液体树胶材料注入硅胶模表面凹孔模型中,干化后即可得到成型树脂钻。硅胶模的的优点是时间快,花费少,加工失败几率小等,因此在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当中广为流行。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110035985.8公开了一种树脂钻石的制作方法,其中,第一步:提供具有钻石外形的钻石型件并把玻璃或金属加工成用以承载所述钻石型件的底托;第二步:将至少一颗所述钻石型件固定在所述底托上形成模种;第三步:将模种固定好,然后用液态硅胶倒在模种上;第四步:在液态硅胶固化成硅胶膜后,将硅胶膜从模种上取下;第五步:将硅胶膜作为模具,把AB胶倒入模具中,并沿模具口将AB胶刮平;第六步:在AB胶固化成胶块后,把胶块从模具中取出,此时的胶块即为具有钻石外形的树脂钻石毛坯;第七步:将树脂钻石毛坯电镀加工成树脂钻石成品。
其中基本公开了树脂工艺品领域当中树脂钻的常规制造方法。然在当中不被重视的是脱钻这一步骤,即当树脂钻在硅胶模中成型后,经过吸塑模吸底,然后进行镀膜,最后需要从吸塑模中取出树脂钻,这个工作量是巨大的。现实当中还没有一台成型的器械能够完成这一步骤,目前都是人工脱钻,类似于用一种手动工具刨玉米粒工作,这给树脂钻加工带来了巨大的生产成本,不但耗时耗力,而且产量也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填补现有技术树脂钻脱钻器械的空白,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次品率少的树脂钻脱钻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树脂钻脱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的内侧设有容置腔体,上方设有进料口,侧方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上方一侧设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的内侧端斜下方位置设有软料包覆辊,软料包覆辊外包覆有一层软质材料;软料包覆辊的斜上方位置设有刮刀辊,刮刀辊的圆周壁上沿轴向方向设有成列布置的刮刀片。
在本实用新型中,树脂钻所在的吸塑模被放置在传送机构上,由传送机构送达到软料包覆辊上,然后用刮刀辊上的刮刀片来刨离树脂钻,被刨离的树脂钻同吸塑模一并落入容置腔体内,再由人工清理掉吸塑模后得到树脂钻。操作非常简便,生产效率也较人工要提高不少。
其中,刮刀片不在传送带的表面就直接进行脱树脂钻工作,是因为树脂钻是嵌入吸塑模中的,吸塑模如果平放,就很难从其凹孔中刨离树脂钻。而本实用新型将吸塑模放置在一个软料包覆辊上,通过刮刀片挤压吸塑模,吸塑模在软质材料(比如海绵、纤维等材料)上形成凹陷或凸现或折痕,树脂钻的一个底角就能够与刮刀片接触,也就能够很轻易从低端刨出树脂钻,大大减小了刮花树脂钻的可能性,而且更省力、刨离效率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软料包覆辊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滑座,两滑座分别设置在机架两侧的滑槽内。
在将吸塑模垫到软料包覆辊上进行脱钻工作时,因为不同批次的吸塑模厚度不同,所以软料包覆辊与刮刀辊之间的间距需要调节,因此将软料包覆辊设置在调节机构上。
作为优选, 所述传送机构的内侧端上方设有挤压辊,挤压辊的两端上侧分别设有一压力弹簧,压力弹簧固定在机架上;挤压辊与传送机构之间形成过料通道。
在将吸塑模垫到软料包覆辊上进行脱钻工作时,吸塑模会受到刮刀辊切向方向向前的推进力,使得吸塑模匆匆离开软料包覆辊面,造成的后果是刮刀脱钻不充分,甚至质地轻的吸塑模直接略过。因此增设了挤压辊后使之造成与刮刀辊推进力阻碍的阻碍力,延缓了吸塑模的行进速率,更充分进行了脱钻工作。
作为优选,刮刀辊的旁侧设有第一毛刷辊和第二毛刷辊,第一毛刷辊和第二毛刷辊的圆周壁上沿轴向方向均设有毛刷。
在将吸塑模垫到软料包覆辊上进行脱钻工作时,有部分吸塑模会在刮刀辊上形成卷曲,妨碍刮刀辊正常工作,因此设置第一毛刷辊和第二毛刷辊有效的对这种现象进行制止,此外第一毛刷辊还能够刷粘在刮刀辊上的树脂钻,使之落入容置腔体内。
作为优选,进料口上方另一侧还设有一传送机构,该传送机构的内侧端位于软料包覆辊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军,未经杨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64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话预付费卡
- 下一篇:具有自动冷却保压功能的吸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