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容器限压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56003.8 | 申请日: | 201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2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安鸿;吕超;朱迎春;肖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F16K17/16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 地址: | 620010 四川省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容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容器限压机构。
背景技术
压力容器通常都有自身最高压强限定值,以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性,但是当压力容器内压强超过了限定值时,如何安全有效的将压力容器内的压强降低,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限制压力容器内压缩气体的最高压强,保证压力容器安全的压力容器限压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力容器限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在所述阀体下端设置有与压力容器连通的接口,在所述阀体侧壁设置有与阀体内腔体连通的排气口,在所述阀体内、接口上方设置有活塞套,在所述活塞套内设置有上下开口的活塞,所述活塞可相对于活塞套上下移动,在所述活塞上端面与阀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在所述活塞内设置有夹心阀,所述夹心阀上端面抵靠在活塞上开口处,其下端穿过活塞套,在所述夹心阀上、活塞套下方设置有平垫圈,在所述夹心阀上设置有支撑簧座,在所述夹心阀上套接有支撑簧,所述支撑簧一端抵靠在支撑簧座上,另一端抵靠在夹心阀上,在无需泄压的情况下,夹心阀将接口和排气口阻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容器限压机构,其所述阀体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螺纹连接,所述压力弹簧上端抵靠在上阀体内壁,其下端抵靠在活塞上端面,所述排气口开设在下阀体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容器限压机构,其所述平垫圈通过螺纹连接在夹心阀下端的螺母固定在夹心阀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容器限压机构,其在所述活塞内设置有挡圈,所述支撑簧座通过挡圈固定套接在夹心阀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容器限压机构,其在所述活塞与活塞套之间设置有Y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容器限压机构,其在所述活塞套上设置有与接口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另一端与Y型密封圈对应以使压力容器内的压强作用在Y型密封圈端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容器限压机构,其在所述活塞套与阀体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容器限压机构,其所述活塞套与阀体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限制压力容器内压缩气体的最高压强,当容器内压缩气体的压强超过限定值时,能够通过排出气体的方式降低压缩气体的压强至限定值,从而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同时通过调整上阀体可调节压力弹簧的预压力,从而设定需要控制的最高压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阀体,2为接口,3为排气口,4为活塞套,5为活塞,5a为活塞上开口,6为压力弹簧,7为夹心阀,8为平垫圈,9为支撑簧座,10为支撑簧,11为螺母,12为挡圈,13为Y型密封圈,14为O型密封圈,15为弹簧垫圈,16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压力容器限压机构,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包括上阀体1a和下阀体1b,所述上阀体1a与下阀体1b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60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防栓排水阀及包含它的消防栓
- 下一篇:一种柴油发动机废气循环单向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