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滑槽的螺纹式钻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55939.9 | 申请日: | 201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5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秦华伟;应崎伟;叶瑛;陈鹰;陈家旺;张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10/44 | 分类号: | E21B10/4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滑槽 螺纹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下钻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有滑槽的螺纹式钻头。
背景技术
沉积物取芯钻具分为旋转式(各类钻机)和贯入式(冲击钻和重力活塞式取样器)两大类。贯入式取芯器通常在下端口设置花瓣式防滑落装置,以防止取芯器内部的沉积物滑落和泄漏。花瓣式防滑落装置不能适用于旋转式取芯钻具,在钻具旋转时,花瓣会妨碍沉积物进入取芯器,沉积物与花瓣的旋转磨擦也会损坏花瓣。旋转式沉积物取芯钻具岩心的防滑落装置需采用旋转形式实现孔径的变化。钻头上的滑槽能为防漏器的转动提供机械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滑槽的螺纹式钻头。
带有滑槽的螺纹式钻头包括空心钻头和套筒,空心钻头内固定设置有套筒,套筒的外壁与空心钻头的内壁紧贴。
所述的空心钻头外壁带有螺纹,空心钻头两端开放,其中的一个开放端为取芯口,另一个开放端与岩心防漏器配合。
所述的套筒内壁开有多道滑槽,所述的滑槽与岩心防漏器中拨块配合,拨块可沿滑槽移动,拨块沿着滑槽移动可使得岩心防漏器开合。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步骤如下:
1)将上套筒连接在取芯衬管下端;
2)钻进时,拨块进入圆环顶面的滑槽口中,拨块在滑槽中运动,带动刀片绕螺栓旋转,使防漏器内部的刀片处于压缩孔径最大位置;
3)取芯前,先反向转动钻具,拨块从圆环的滑槽中退出,在扭环的扭力带动下,刀片绕螺栓反向旋转,使防漏器内部的刀片处于压缩孔径最小位置,切断岩心,并防止取芯过程中岩心滑落。
本实用新型与旋转式软岩层钻具取芯衬管配套使用,适用于旋转式取芯钻具,在钻具旋转时,刀片会收缩于防漏器取芯口内,使沉积物顺畅进入取芯器,刀片与沉积物接触少,不易磨损;取芯时,刀片同步转动,使取芯口处于最小位置,切断岩心,保证岩心完整,并防止岩心滑落。
本实用新型适合于各类软岩层的钻探取芯,如沉积物、土壤、冻土、冰,尤其适合于沉积物的钻探取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岩心防漏器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局部方法示意图;
图4为岩心防漏器中刀片设置示意图;
图5为拨块与滑槽配合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与岩心防漏器配合使用前示意图;
图6(b)为图6(a)俯视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与岩心防漏器配合使用后示意图;
图7(b)为图7(a)俯视图;
图中:1.空心钻头、2.套筒、3.滑槽、4.上套筒、5.连接柱、6.刀片、7.拨块、8.下套筒、9.保护罩、10.螺栓、11扭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带有滑槽的螺纹式钻头包括空心钻头1和套筒2。空心钻头1内固定设置有套筒2,套筒2的外壁与空心钻头1的内壁紧贴。
空心钻头1外壁带有螺纹,空心钻头1两端开放,其中的一个开放端为取芯口,另一个开放端与岩心防漏器配合;
套筒2内壁开有多道滑槽3,所述的滑槽3与岩心防漏器中拨块7配合,拨块7可沿滑槽3移动,拨块7沿着滑槽3移动可使得岩心防漏器开合。
如图2、图3、图4所示,旋转式软岩层钻具取芯衬管下端口的岩心防漏器包括上套筒4、连接柱5、刀片6、拨块7、下套筒8、保护罩9、螺栓10和扭环11。
取芯衬管的开放的底端上套置有上套筒4、上套筒4通过多根连接柱5与下套筒8连接,所述的取芯衬管、上套筒4和下套筒8同轴设置,取芯衬管、上套筒4和下套筒8的外径相同,上套筒4和下套筒8的内径相同;
下套筒8的顶面圆环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刀片6,每个刀片6形状相同且由螺栓10限位于下套筒8的顶面圆环上,螺栓10与下套筒8螺纹连接,螺栓10上套置有扭环11,扭环11的一端与下套筒8固定,另一端与刀片6固定,每个刀片6可围绕螺栓10旋转,多个刀片6的同步转动可调节取芯口的截面大小;每个螺栓10上套置有保护罩9,每个刀片6的刀柄上设置有拨块7。
上套筒4外径与取芯衬管相同,内径略小于取芯衬管,上端与取芯衬管连接。
连接柱5为双头螺柱,用于连接上套筒4与下套筒8,每根连接柱5形状大小相同,均匀连接在上套筒4顶面与下套筒8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59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间歇油井出液指示及止回装置
- 下一篇:扫路车及其吸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