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河道护岸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55604.7 | 申请日: | 201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3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奇辉;胡士兵;楼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河道 护岸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河道护岸结构。适用于市政、水利工程。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人们在追求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居住品味、生态环境的提升,“小桥、流水、美景......”的田园生活景致受到追捧,在这种要求下,城市河道整治及新建项目越来越多。河道建设首先要解决护岸形式,根据调研,目前城市河道护岸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块石挡墙;(2)混凝土挡墙;(3)混凝土“U”型槽。
城市建筑一般紧靠河道建设,河道支护可利用的空间比较小,块石挡墙及混凝土挡墙占地面积大,施工时又要求一定的临时开挖面,块石及混凝土挡墙往往缺少建设场地,同时当紧邻建筑荷为浅基础时,载较大,对稳定性、变形要求高,挡墙结构往往不适用。
混凝土“U”型槽、混凝土桩+止水帷幕具有占地小,刚度大,稳定性高,变形小等优点,但造价高,也需要施工临时开挖面,当周边场地局促时,不便施工,如采取围护措施,费用也较高。
目前护岸结构均为硬质结构,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安全可靠、施工成本低且美观的城市河道护岸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河道两侧设置护岸承载结构,护岸承载结构过水侧设有护面,河道底部紧贴护岸承载结构浇筑有腰梁,河道两侧腰梁经若干混凝土支撑梁连接,所述混凝土支撑梁上部回填有碎石。
所述护岸承载结构采用混凝土钻孔桩或混凝土钻孔桩结合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
相邻两混凝土支撑梁之间的距离为8m~12m。
所述护岸承载结构顶部设有栏杆和可种植景观植物的托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混凝土钻孔桩、地下连续墙等结合混凝土支撑梁作为主要承载结构,刚度大,稳定性高,变形小。(2)相对挡墙护岸形式,本实用新型护岸结构占地面积小,施工不需要临时开挖面,可解决城市河道两岸空间相对狭小的限制。(3)相对混凝土“U”型槽,本实用新型护岸结构较经济,同时为河道鱼类等生物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4)通过设置景观植物,使得河道变得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设置在河道两侧的护岸承载结构1,护岸承载结构1过水侧设有200毫米厚的护面4,河道底部紧贴护岸承载结构1浇筑有腰梁2。所述河道两侧的腰梁2经若干混凝土支撑梁3连接,相邻两混凝土支撑梁3之间的距离为8m~12m,同时该混凝土支撑梁上部回填碎石7。这种结构增强了护岸承载结构的稳定,减小护岸承载结构侧向变形,同时允许水体与底部土体可以进行水体交换,为河道鱼类等生物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所述护岸承载结构1采用混凝土桩(结合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等结构。
所述护岸承载结构1顶部设有栏杆6和托盘5,托盘5内种植景观植物,遮挡硬质护岸,起到美观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56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光伏电池组件的层压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