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悬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5234.7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94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波;周新华;刘福萍;苏朝霞;彭海波;朱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王莹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体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悬托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车体内部装配设施和功能也随之越来越完善。近年来,顶级卡车大多装配车载卫星电话,用于车辆的精确定位,国内车体装配卫星电话也逐步发展成趋势。但现有的车载电话的安装外壳设计成与车身内饰一体成型,该设计使其开发的新型模具相当复杂,相应的生产成本也非常昂贵,并且该一体成型的模具为后续维护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悬托架,以克服现有的车载卫星电话安装外壳与车身内饰一体成型造成的模具复杂程度高,生产成本昂贵并且维护不方便等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悬托架,包括:用于承载物品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连接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在车体中待安装位置上。
进一步地,支撑板上除连接安装板侧的其他三条边中至少一条边上具有向上延伸的护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位于安装板对面的护板具有朝向安装板方向的折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与安装板相互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和安装板之间安装加强肋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二安装孔,安装板可拆卸地安装在车体中待安装位置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悬托架,不需与车身内饰模具一体设计,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便于维护,并最大程度地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载悬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载悬托架结构侧视图。
图中:1:支撑板;2:第一安装孔;3:侧护板;4:后护板;5:安装板;6:第二安装孔;7:加强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悬托架,其包括:用于承载物品的支撑板1,该支撑板1的一侧垂直连接安装板5,该安装板5安装在车体中待安装位置上。当然,若支撑板1与安装板之间不采用垂直连接也可以,只要不影响支撑板1承载住物品即可。本实施例中的车载悬托架用于承载电话,除承载车载电话,还可以承载其他物品。支撑板1上具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该第一安装孔2除了用作安装电话的安装孔,也可起到散热作用,将电话产生的热量通过除去安装使用外的第一安装孔2扩散出去。
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板5安装在驾驶室内壁上,并与驾驶室内壁保持平行,进而确保该支撑板1与驾驶室内壁垂直,便于驾驶员操作电话。该安装板5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6,通过第二安装孔6与驾驶室内壁预埋的螺母或螺柱对正锁紧,从而将安装板5可拆卸地安装在驾驶室内壁上。
该支撑板1上除连接安装板5侧的其他三条边中至少一条边上具有向上延伸的护板。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电话从支撑板1上滑出,在支撑板1的三条边上均设置护板,位于支撑板1两侧的护板为侧护板3,与安装板5相对的护板为后护板4,该后护板4具有朝向安装板5方向的折弯,当车体晃动时,最大程度的保护电话防止其从支撑板1上滑落下来。
为了进一步巩固支撑板1与安装板5之间的有效连接,在支撑板1与安装板5之间安装加强肋板7。
本实用新型车载悬托架具体安装方法为:将安装板5与驾驶室内壁平行贴附放置,将第二安装孔6与驾驶室内壁预埋螺母或螺柱对正使用棘轮安装打紧。此时,加强肋板7起到加强支撑作用,保证强度。安装后将车载电话放置于支撑板1上,通过第一安装孔2将车载电话用螺栓打紧。若电话工作时需散热,多余的第一安装孔2可同时起到散热作用。安装完毕后,两侧的侧护板3及后护板4为车载电话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悬托架,不需与车身内饰模具一体设计,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便于维护,并最大程度的节约生产成本。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5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