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人运载火箭故障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5227.7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4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巧珍;刘烽;白健;白冰;窦振飞;阎小涛;耿辉;张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人 运载火箭 故障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载火箭故障检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载人运载火箭故障检测系统,属于运载火箭电气系统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故障检测处理系统是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提高火箭安全性必备的关键电气系统。从国外多个载人运载火箭故障检测系统的设计看,虽然系统的名称各不相同,但故检系统均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系统。故检系统多有独立的敏感器件或信息源(如:姿态敏感元件);检测参数不仅有姿态信息,还有动力系统的参数(如:检测发动机转数等);国外故检系统均有控制火箭飞行的执行机构(如:中止飞行装置、切换启动备份控制装置等)。由此可见,故检系统应该是作为全箭信息的融合处理系统,系统设计从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出发,如,“双子星座”运载火箭故检系统设计特别强调:“故障检测系统的可靠性高于被检测系统的可靠性”。总之,故检系统是为实现火箭总体设计理念的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电气系统。目前,我国载人火箭故障检测系统的一部分判据信息还需要控制系统提供,不仅使得控制系统的设计比较复杂,而且使得故检系统的故障判据和软件实现复杂化,影响了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载人运载火箭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载人运载火箭故障检测系统,提高了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载人运载火箭故障检测系统,由故障检测控制器、电池、过载传感器、地面测控设备和远程控制计算机组成,远程控制计算机与地面测控设备之间通过网络连接,地面测控设备通过RS422总线与故障检测控制器相连接用于地面测试,故障检测控制器由电池提供电源,故障检测控制器分别连接过载传感器、逃逸程序控制器和箭上测量、控制系统,故障检测控制器、电池和过载传感器均安装于仪器舱内,故障检测控制器利用过载传感器采集的箭上姿态信息进行故障判断。
所述故障检测控制器由三块CPU板、一块COM板、一块电源板、一块滤波器板和一块无源底板组成,三块CPU板作为故障检测控制器的控制单元;COM板用于指令冗余表决输出、程序运行指示信号输出及箭地通信接口;滤波器板和电源板用来实现一次28V电源的二次变换,CPU板、COM板、电源板和滤波器板之间通过无源底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故障检测系统的独立性,系统信息获取、信息传输和信息应用实现了集成化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新一代载人火箭的安全性设计问题,起到了控制系统故障情况下的系统重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图;
图2为故障检测控制器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火箭故检系统后续发射载人任务而设计,故检系统箭上设备采用一体化集成设计技术,通过一台智能单机实现了原系统多台单机实现的参数采集、火箭故障判据实时处理、解算、控制和供配电等功能,同时系统采用三冗余设计技术,实现了火箭其他系统故障情况下的重构设计。火箭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根据自动判断结果输出“中止飞行”、“逃逸”等指令,确保宇航员的安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故障检测控制器、电池、过载传感器、地面测控设备和远程控制计算机组成。远程控制计算机与地面测控设备之间通过网络连接,地面测控设备通过RS422总线与故障检测控制器相连接用于地面测试,故障检测控制器由电池提供电源,在仪器舱内,故障检测控制器分别连接过载传感器、箭上测量、控制系统和逃逸程序控制器,故障检测控制器利用过载传感器采集的箭上姿态信息进行故障判断。故障检测控制器内部有故障检测控制器由三块CPU板、一块COM板、一块电源板、一块滤波器板和一块无源底板组成,三块CPU板作为故障检测控制器的控制单元;COM板用于指令冗余表决输出、程序运行指示信号输出及箭地通信接口;滤波器板和电源板用来实现一次28V电源的二次变换,CPU板、COM板、电源板和滤波器板之间通过无源底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52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蓄电装置、具备它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三电平电力变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