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安装的锥密封正循环固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54814.4 | 申请日: | 201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5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黄林;宁望正;唐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贡市华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安装 密封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气井正循环固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储气井固井质量差、胶结率低,不能保证储气井的安全运行。传统“锥螺纹正循环固井固井”完成后,在底封头安装锥螺纹堵头时,在达100~200米井深完全靠操作工人凭技术来判断螺纹是否错扣,因此操作风险极大,一旦螺纹错扣或螺纹损坏将造成储气井漏气及报废。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058868.6,发明创造名称:高压气地下储气井新型的正循环固井装置及固井方法,对于正循环固井做了较大的改进,但是其不锈钢堵头安装困难,不易准确安装在底封头的底孔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储气井固井质量差、胶结率低,不能保证储气井的安全运行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锥密封正循环固井装置,其不锈钢堵头容易安装。在固井装置设计及结构方面,采用先进的锥螺纹密封,即打开锥螺纹堵头的螺距与锥螺纹螺距相等,且在加工过程中是同一工序、同一轨迹,因此在安装过程中不会错扣及螺纹的损坏,安装质量不受工人技术及操作水平的影响,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方便安装的锥密封正循环固井装置,由底封头1、堵头2、套管接箍3组成;其特征是:在堵头2的上段外圈安装密封圈4,堵头2的中段外圈有直螺纹10,在底封头1内壁的中段有直螺纹10;在底封头1的上段外圈套接套管接箍3;在底封头1内壁与堵头2的中部圆环台阶之间设置一个“V”型密封圈5,底封头1的底部有一个底孔6,堵头2下端径向有两个圆形通孔7,堵头2下部是一个锥台8,锥台8的锥面上的锥螺纹9与底孔6的孔壁上的锥螺纹9相配合,直螺纹10与锥螺纹9的螺距相同、牙型相同。
直螺纹10与锥螺纹9的螺距、牙型相同,且加工时同一工位,螺纹轨迹相同。
1、密封形式为油管锥螺纹密封,优点是密封面大、耐腐蚀性强,此技术适用于地下腐蚀性介质较强的地层。
2、结构简单,密封可靠,施工过程劳动强度低,只需起下钻具一次,且对工人操作技术要求低。有别于传统“锥螺纹正循环固井固井”完成后,在底封头安装锥螺纹堵头时,在达100~200米井深完全靠操作工人凭技术来判断螺纹是否错扣,因此操作风险极大,一旦螺纹错扣或螺纹损坏将造成储气井漏气及报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便安装的锥密封正循环固井装置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方便安装的锥密封正循环固井装置,由底封头1、堵头2、套管接箍3组成;其特征是:在堵头2的上段外圈安装密封圈4,堵头2的中段外圈有直螺纹10,在底封头1内壁的中段有直螺纹10;在底封头1的上段外圈套接套管接箍3;在底封头1内壁与堵头2的中部圆环台阶之间设置一个“V”型密封圈5,底封头1的底部有一个底孔6,堵头2下端径向有两个圆形通孔7,堵头2下部是一个锥台8,锥台8的锥面上的锥螺纹9与底孔6的孔壁上的锥螺纹9相配合;直螺纹10与锥螺纹9的螺距相同、牙型相同、螺纹轨迹相同
本实用新型采用先进的锥螺纹密封,即打开堵头2直螺纹10的螺距与锥螺纹9的螺距相等,且在加工过程中是同一工序、同一轨迹,因此在安装过程中不会错扣及造成螺纹的损坏,安装质量不受工人技术及操作水平的影响,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贡市华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自贡市华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48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