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木材纤维热磨、干燥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4182.1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0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董会军;卢朋;蔡家斌;李涛;马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苏林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B1/12 | 分类号: | D21B1/12;F26B21/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材 纤维 干燥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纤维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木材纤维蒸煮、热磨、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制备纤维板时一般要使用到依次串联的木片蒸煮器、热磨机、干燥器,其工艺是:先要对木片送入通有蒸汽的蒸煮器内进行软化,然后再软化后木片送入热磨机中进行热磨成纤维,接着再把纤维送入干燥管道中以高温空气进行干燥。由于纤维和蒸汽同时被送入干燥管道中,所以干燥管道中除了含有我们需要的目标产品即纤维干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水蒸气,由于水蒸气的存在,增加了湿度,影响了纤维的干燥速率,浪费了能源,也降低了纤维的干燥效果。另外,从干燥器中排出的热空气一般也直接排空,没有进行利用,也白白浪费了热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节约能源、且纤维干燥效果好的木材纤维热磨、干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木材纤维热磨、干燥节能装置,包括依次串联的木片蒸煮机、热磨机以及干燥管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热磨机与干燥管道之间还设置有一纤维蒸汽分离装置,该纤维蒸汽分离装置包括进料口、蒸汽出口以及纤维出口,所述的进料口与所述的热磨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的纤维出口与所述的干燥管道的进口连接;所述的蒸汽出口连接至所述的蒸煮机的蒸汽输入口。
在所述的纤维出口下端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的干燥管道的进口相对。
所述的纤维蒸汽分离装置的进料口呈水平状态,蒸汽出口竖直向上,纤维出口竖直向下或呈水平状态。这种三通结构的纤维蒸汽分离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纤维蒸汽分离装置也可采用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的侧部入口即为进料管,顶部出口即为蒸汽出管,底部出口即为纤维出管。
在所述的干燥管道的热气排出管上还连接有一换热器。所述的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 这样,热气体与热交换器中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后,热气体的余热得到利用,避免了浪费。热交换器可以是换热介质为水的管壳式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具有纤维蒸汽分离装置,能够把从热磨机中排出的纤维和蒸汽有效地进行分离,避免大量的蒸汽进入干燥器中,所以干燥器的工作即是主要对纤维进行干燥,干燥效果好,节省能量;另外,被纤维蒸汽分离装置分离出的蒸汽又被送入蒸煮罐中,实现了回用,进一步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所示的纤维热磨、干燥装置,包括木片蒸煮罐1、热磨机2、纤维蒸汽分离装置3、干燥管道4、管壳式热交换器5。木片蒸煮罐1上具有木片输入管路11和蒸汽输入管12。纤维蒸汽分离装置3是由进料口31、蒸汽出口32和纤维出口33组成的三通结构,进料口和纤维出口呈水平状态,蒸汽出口竖直向上。木片蒸煮罐、热磨机、纤维蒸汽分离装置的进料管、纤维蒸汽分离装置的纤维出口、干燥管道依次串联,蒸汽出口32接蒸汽输入管12。与干燥管道相通的热气排出管接41与管壳式热交换器5的壳程51相通,管壳式热交换器5的管程52中通清水。干燥管道4上还连接有干燥气体输入管42。
原来的技术中,从热磨机出来的纤维,随着高温蒸汽一起喷入到干燥器(管道)中,由于蒸汽的进入,增加了管道中干燥介质的湿度,严重影响着纤维的干燥速率。本实用新型旨在探索纤维板生产中的节能新技术。本实用新型结合现有设备情况,在热磨机后增加纤维蒸汽分离装置,使纤维和蒸汽分离后单独进入到干燥器(管道),而水蒸气则在分离后重新回到蒸煮器。一方面减少进入到干燥管道中的水蒸气,缩短纤维干燥时间并达到节能的效果,另一方面,水蒸气回收,也同样起到节能的作用。在干燥结束后,干燥管的出口端有着大量未有效利用就排向大气的饱和蒸汽,使用管壳式热交换器对这些热量进行收集,热量收集的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在热交换介质的选择问题上,用清水作为热交换介质时可以使得热交换器的受热面积大大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江苏苏林木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林业大学;江苏苏林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41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大器感测
- 下一篇:显示面板和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