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便标本无菌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4040.5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9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赵缜;沈培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国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A61B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便 标本 无菌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菌采集和运送器具,尤其是临床医学检验中小便培养用小便标本的无菌采集和运送器具,具体地,涉及小便标本无菌采集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盛放小便标本的容器一般为敞口塑料杯、或者病人用家里废弃的塑料瓶和玻璃瓶等,没有经过灭菌处理,不能用于小便培养标本的采集。临床所用的小便无菌采集管一般为高压灭菌后的玻璃试管,虽然无菌,但不利于小便标本的采集。而且,这些容器也不利于粘贴标签和标本的批量运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小便标本容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便标本无菌采集器,它既有利于小便标本的收集,又有利于控制收集标本的数量,避免过多或过少。同时其外形为试管状,有利于粘贴标志,便于标本批量运送和标本检测时的取样。而且它是一个密闭容器,经环氧乙烷灭菌后,用于小便标本的无菌采集,可避免标本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细菌传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小便标本无菌采集器,包括收集器、以及漏斗颈部,其中,所述收集器的底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漏斗颈部连接在所述收集器的底端外侧,所述收集器内部和漏斗颈部的漏斗口通过所述开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收集器呈瓢形。
优选地,所述收集器的瓢形把端处设置有一个U形开口。
优选地,所述U形开口宽2.0cm,深2.0cm。
优选地,所述收集器上端开口的长径为10.0cm,短径为8.0cm,从所述收集器的瓢形底部到口部所在的平面的距离为5.0cm。
优选地,所述漏斗颈部包括均为圆筒状的漏斗颈上段和漏斗颈下段,其中,所述漏斗颈上段连接在所述漏斗颈下段与收集器之间,所述漏斗颈上段的外径大于所述漏斗颈下段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漏斗颈部还包括漏斗底端,其中,所述漏斗底端由所述漏斗颈下段的筒壁向下延伸且向内收缩成圆锥形。
优选地,还包括容器,其中,所述漏斗颈部可拆卸地插在所述容器的开口内,所述容器由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容器呈试管状,所述容器的内直径等于或者略小于所述漏斗颈下段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容器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的横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把收集器的漏斗颈插入试管口,与试管盖、塑料袋一起用环氧乙烷灭菌处理,然后用塑料袋把收集器、试管和试管盖密封包装,整个过程均为无菌操作。当收集小便时,首先打开塑料包装,用收集器收集小便,由于收集器为瓢形,使小便不易溅出,小便自然流入试管中,多余的小便沿着收集器的U形口流出,然后倒掉收集器中多余的小便,拔出收集器,用试管盖密封试管口,可防止其中的小便泄露,避免标本与环境间的相互污染。试管外面贴上标签或条形码,有利于标本的标记、批量运送和标本检测时的取样,适合各级医院检验科或微生物实验室收集小便,进行培养和鉴定。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器以及漏斗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试管状容器和试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漏斗颈部插入容器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试管盖插入容器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便标本无菌采集器,包括收集器1、以及漏斗颈部,其中,所述收集器1的底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漏斗颈部连接在所述收集器的底端外侧,所述收集器内部和漏斗颈部的漏斗口通过所述开口连通。
具体地,所述收集器1呈瓢形。所述收集器的瓢形把端处设置有一个U形开口2,其中,所述U形开口1宽2.0cm,深2.0cm。所述收集器上端开口的长径(即从所述U形开口到瓢形的后端)为10.0cm,短径(即所述收集器的瓢形口部两边的距离)为8.0cm,从所述收集器的瓢形底部到口部所在的平面的距离为5.0cm。
更为具体地,所述漏斗颈部包括均为圆筒状的漏斗颈上段3和漏斗颈下段4,其中,所述漏斗颈上段3连接在所述漏斗颈下段4与收集器之间,所述漏斗颈上段3的外径大于所述漏斗颈下段的外径。所述漏斗颈部还包括漏斗底端5,其中,所述漏斗底端5由所述漏斗颈下段4的筒壁向下延伸且向内收缩成圆锥形。
优选地,所述漏斗颈上段3的内径为1.5cm,所述漏斗颈下段4的外径为1.0cm,所述漏斗底端5的高度为0.2cm,所述漏斗口(即所述漏斗底端5的下端开口)的直径为0.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国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国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40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